□王业龙
在艾灸时,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刺激相关穴位,使局部皮肤腠理开放,药物成分渗入相应穴位,起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笔者应用艾灸治疗各种疼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在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胃痛病案 鲍某,女,34岁,3天前突发胃脘部疼痛,病发当晚坐立不安、无法入睡,次日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无特殊发现,服用西药(处方不详),疗效不显,遂来笔者处诊治。诊见胃痛,恶寒喜暖,脘痛得温则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笔者诊断其为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导致胃气不和则发生疼痛。笔者应用艾灸治疗患者。 取穴 中脘穴艾灸1壮;左侧足三里穴灸1壮,均按常规操作。开始艾灸时,患者感到胃脘部有温热感。艾灸完毕,患者感到脘腹有紧缩感,疼痛减轻。当天夜里,患者胃部几乎不痛,有饥饿感。第二天,继续艾灸,施灸穴位由左侧足三里穴改为右侧足三里穴。中脘穴、右侧足三里穴各灸1壮。 腰痛病案 吴某,女,55岁。7天前,患者开始腰痛,病情逐渐加重,静卧时疼痛不减,遇阴雨天则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患者平素肾阳亏虚,加以深秋寒冷,寒湿之邪侵袭腰部,因寒收引,湿性凝滞,故腰部冷痛重浊,转侧不利。湿为阴邪,得阳始运,静卧时则湿气更易停滞,故虽卧但疼痛不减。遇阴雨寒冷天气,则湿气更大,故疼痛加剧。苔白腻,脉沉迟缓,均为寒湿停滞之象。辨证为寒湿腰痛。治宜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取穴 双侧肾俞穴各艾灸1壮。连续艾灸3天。方法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