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建平
怀孕、分娩对女性身心具有显著影响,比如产生腰腿痛、排尿问题、乳房变化、内分泌改变等,特别是分娩时的体力消耗、内分泌改变,使产妇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易被各种细菌侵袭。有些影响不仅不会随着分娩的结束而结束,还可能使产妇面临更大的挑战。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有些产妇的年龄越来越大,她们的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关注。 一位妈妈产后1周,因为高热3天,伴有咳嗽、气促明显来看急诊。我为她听诊,发现其肺呼吸音很粗,左肺有较多湿啰音(也就是用听诊器听到肺部有水或痰液伴随呼吸发出的声音),考虑可能有肺部感染。查血常规,发现其白细胞很高;胸片显示左下肺大片淡片状阴影。这两项检查结果均指向肺部感染可能,加上患者的血压不是很高,我首先诊断为重症肺部感染,急忙将其收住急诊病房。 入院后接受抗感染治疗,患者的体温很快恢复正常,但气促越来越明显,再次复查胸部X线片,发现病灶明显增加。除了左下肺外,病灶向上肺扩展,并且出现了明显的缺氧表现(皮肤血氧饱和度为90%左右)。患者不能平卧,肺部湿啰音越来越多。这不符合常理啊!为什么体温正常了,临床表现反而更严重了呢?我一直在思索,如果是产后血容量增加导致肺部水肿,病灶应该在两侧,为什么她的病灶只局限于一侧呢?我的诊断思路陷入了困境。 为了缓解患者的气促症状,我给予利尿药,没想到立刻见效:患者的气促症状明显改善,肺部湿啰音迅速减少。如果是肺部感染,怎么这么快就好转呢?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肺部改善情况,3天后,我又复查了患者的胸部X线片,结果出人意料:患者胸部病灶完全消失了。 肺间质有过量液体积聚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肺水肿。在临床上,急性肺水肿常常突然发生甚至呈暴发性,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响亮吸气和呼气性喘鸣,听诊有水泡音,咳嗽时痰多,严重者分泌物从鼻腔或口腔流出,出现泡沫状痰,为无色或粉红色,痰中含大量蛋白质。慢性肺水肿症状和体征往往不严重,水肿液主要在肺间质中积聚,也有一定程度的肺泡水肿,偶尔出现急性肺水肿发作。 产妇出现肺水肿,是因为从怀孕到分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内分泌改变。产妇产后体内积聚的过多液体重新回流至血管,造成血管内压力过高(即静压性肺水肿,此类肺水肿由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所引起,又称血液动力性肺水肿),加上产后往往有低蛋白血症,血管内渗透压过低,血管内的物质就更容易渗入组织。而胸部X线片只出现淡淡的渗出阴影,特别像肺炎。 此外,产后肺水肿应该是双侧肺部出现渗出性病灶,但这位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单侧肺部病变呢?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患者产后一直喜欢左侧卧位。我查询文献时发现,确实有的患者会出现单侧肺水肿。胸部X线片显示单侧渗出性改变,影像科很难据此诊断为肺水肿,这需要临床医师密切观察才能发现。 (作者供职于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