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邓州中医药科普实现“立体式覆盖”
年门诊量40万人次的中医儿科“炼成”记
图片新闻
襄城县中医院设立“爱心屋”
河南有了国家级消化系统早癌诊治分中心
要大力培养中医药综合型人才
新野县建立监督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修武县提高居民健康文化素养
三门峡市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
滑县评出首届“名老中医”
1
11 1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要大力培养中医药综合型人才
 

□秦晓明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强国之基。保持初心,同心协力服务群众健康,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现代中医人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医药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综合型人才。
    第一,立德树人是培育中医药综合型人才的制高点。医疗卫生服务涉及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变化,医德成为最根本和最直接的“传感器”: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德医风透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现状。医学领域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教育重点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把握,核心是理想与信念的坚守。
    因此,在培育中医药人才过程中,我们既要把基本理论学习与身边先进事迹学习相结合,又要把可延伸和运用的特色资源作为载体,强化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转化,把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信念、宗旨与忠诚同职业的劳动溶在一起,做到“知行合一”;更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培养出党和人民需要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保持不落伍、不褪色、不变质。
    第二,共享互助是培育中医药综合型人才的关键点。医学是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结合最紧密的专业;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已经进入日新月异的新时期。我们既要解决“有人治病、有钱治病、有地方治病”问题,还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在解决城乡群众“少生疾病、少生大病、少生重病”的医疗卫生服务中提高对世界医学发展的贡献率。
    我国现有3亿多慢性病患者。我们要从专业设置、精品课程等教学管理上持续改进,尤其是要把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治学办校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互联网+”的模式,达到国内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的。在突出专业课程优质教学的同时,还要把与医学相关的哲学、历史、文学、经济、人文、心理等相关专业引入,引导中医学子博闻强识而成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第三,融会贯通是培育中医药综合型人才的落脚点。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多学科、多专业的互相融合和促进已成为科技进步的阶梯,多民族、多领域的交流开放和合作已成为和平发展的基石。因此,要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不断创新,使先人的经验方法为我所用,把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相沿习用,把个人的劳动创造相传共用。
    中医药特色资源与品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特殊贡献。今后,在中医药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壁垒与门户之见,坚持“兼容并蓄、举一反三”的原则,注重信息工程、遗传基因、生物环境、电子光学、现代物流等多学科的互相渗透与融合,有计划、有目标、有选择地融会贯通和促进其成果的转化提升。唯此,中医药才能在现代文明和医学科技进步进程中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