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远端胃癌根治术操作步骤及要点
脑卒中造成不可逆性伤害
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桡动脉入路支架救治高龄患者
药物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哪些女人易发生宫外孕
多学科协作成功实施两例产房外科手术
1
11 1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远端胃癌根治术操作步骤及要点
 

□许振涛 郑少华  文/图

    迄今为止,外科手术仍然是早期和进展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虽然各国学者对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特别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尚有争议,但是我国和日本的大多数学者对把远端胃癌根治术(D2)作为基本术式已大体达成共识。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术者对此术式的理解及操作技巧不完全相同。本文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年来实施D2的步骤及操作要点进行简述。
    有关D2的手术指征,我们认为主要是针对早期和局限性进展期胃窦部癌肿,并且无第三站淋巴结转移者。术前应完善全身和胃肠道准备。疑似结肠受累者要进行肠道清洁,术前两天进流质饮食,术前一天服用泻药及肠道抗生素。幽门梗阻者术前3天每晚用温生理盐水清洗胃和食管,并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取仰卧位,选上腹正中切口,自剑突绕脐下3厘米,可切除剑突。从肝圆韧带左侧进腹,用切口保护圈隔离切口;按照自下而上、由远及近的顺序全面探查整个腹腔和盆腔,最后探查原发性病灶,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癌肿与周围脏器有无粘连、浸润,以及胃周围各组淋巴结及肝脏和腹膜的转移情况。随后,沿十二指肠第二段右侧做Kocher切口(十二指肠右侧后腹膜切口),翻开十二指肠框部及胰头,暴露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探查第13组淋巴结和第16组淋巴结(图①)。在整个探查过程中,力求动作轻柔,避免直接接触和挤压肿瘤。
    探查结束后,从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及结肠肝曲处开始自右向左分离大网膜,通常可沿胰腺下缘分离至横结肠边缘,再沿结肠缘之疏松层分出横结肠系膜前叶。在整个过程中,助手必须始终拉紧横结肠使其系膜前叶、后叶呈扇形分开(图②),以便术者仔细地以锐性加钝性方法进行分离至近脾结肠韧带。然后,显露大网膜起始部,即脾结肠韧带,将其离断(图③)(此时要特别注意动作轻柔,因脾下级包膜易因牵拉而撕脱,造成出血,甚至不得不“牺牲”脾脏)。自左向右沿胰腺下缘分离至横结肠,游离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图④)。
    在胰头前显露胃结肠共同干,切断胃网膜右静脉。在此静脉的深部靠近胰头实质处分离出胃网膜右动脉根部,给予结扎、切断,此时清扫第6组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组织(图⑤)。
    离断胃网膜左血管后,自下而上逐步分离、切断、结扎胃短血管,保留最上面的两根血管。操作时,术者左手应始终朝左下方向牵拉胃以保持张力,便于解剖和结扎血管(图⑥)。此时可以显露脾门,探查第10、11组淋巴结。
    从肝缘下自上而下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之脂肪、淋巴组织及第12组淋巴结。从胃右动脉起始部结扎、切断该动脉,清扫第5组淋巴结(图⑦)。
    沿肝脏下缘切断肝胃韧带后用牵拉器拉开左肝内叶,自右向左分离解剖肝总动脉至腹腔动脉干,显露胃网膜左动脉起始部,结扎、离断。沿途清扫第7、8、9组淋巴结(图⑧)。
    自贲门旁起紧贴食管、胃壁小弯侧,将此处的淋巴脂肪组织,包括第1、3组淋巴结全部清除。离幽门3厘米处,切断十二指肠,向上翻起胃,剥除胰腺包膜并清扫胰腺上缘之淋巴组织。在贲门下2厘米处与相对应的大弯侧连线,放置一把肠钳。在肠钳近端用电刀切开胃壁浆肌层,电凝处理黏膜下血管后,切断胃壁。将胃大部、十二指肠第一段、大小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及相关脂肪组织整块切除。开放检查胃内是否有肿瘤残留(图⑨)。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小弯侧。保留开放与十二指肠直径相对应的大弯侧残胃,进行胃-十二指肠一层吻合。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麻醉和满意的切口显露。采取严密措施保护切口。提倡整块切除的原则,反对做淋巴结分别摘除。各主要血管均应在其起始部结扎、切断,以便彻底清除淋巴结。切除胃标本时,应同时切除胰腺体部包膜,以便清扫第7、8、9组淋巴结。消化道重建时,吻合口应无张力。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