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六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生活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我见证 我自豪 我祝愿
伊川县慈善医院举办首届医学传承拜师仪式
图片新闻
杨老先生送诗来盛赞两位女医生
应急办主任的一次“应急行动”
强化创新力 凝聚领导力 提升执行力
1
11 1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我见证 我自豪 我祝愿
 

讲述人:张启超

坐诊中的张启超老人  肖利珍/摄

    我今年84岁。在不知不觉间,我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工作已经整整60年了。这60年来,我见证了医院的不断发展,尤其见证了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壮大。我从1993年退休后被返聘到现在,每周二、五、六、日全天坐专家门诊,周门诊量100多人次,周一还到心血管内科CCU(冠心病监护室)查房,从未间断。
    1956年8月,刚满24岁的我服从学校统一分配,怀揣着治病救人的梦想,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并入复旦大学)毕业后,从江苏老家来到洛阳涧西医院(河科大一附院的前身)工作。当时,洛阳涧西医院刚建院没多久,只有一栋正在装修中的急诊楼。给患者看病,医生要到100米外的临时门诊部。1956年10月,急诊楼正式建成开诊,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科室。
    虽然当时条件比较差,内科只开放了一个病区,整个内科也只有一台心电图机,但是广大医务人员都干劲儿十足。因为没有细分专业,五六名医生要诊治包括门诊和病区的所有内科病患者,六七名护士要照看45张床位,上班期间大家都是一路小跑。我记得有一次抢救患者,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坚守在医院里,连续5天没有回家。大家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根本没有时间照料家里。
    20世纪60年代初,我晋升为主治医师。1979年,内科楼竣工了,内科病区全部迁进新内科楼。医院将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与肾脏内科合并成内科二病区,由我担任病区主任。
    1961年,我们在洛阳市最早引进心导管检查技术用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20世纪70年代,我们又成功研制出小型心脏起搏器,动物实验性能良好。1981年,我们在豫西地区率先开展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救治心律失常患者等;1982年,开展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985年,成功实施河南省首例心内膜钳夹活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93年退休后,我被医院返聘。我始终关心着医院的发展。以我所在的心血管内科为例:1997年,心血管内科成为独立科室;2009年,心血管内科有了CCU、心导管室、电生理室、Holter(动态心电图监测)室等;有4个病区,细化专业的愿望得以实现。2011年9月,心血管病医院(包括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揭牌。优势资源充分整合,相互促进,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方便。
    我看着心血管内科从弱到强,发展成河南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省临床医学特色专科,成为豫西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实力最雄厚的专业科室,我的心里涌动着喜悦和欣慰,感到光荣与自豪。
    河科大一附院留给我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我真诚地祝愿该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文字整理 梁 靓)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