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甄言
刘女士的母亲有专门的保健笔记本,上面写着各种保健品营销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迷信保健品营销广告,热衷于实际没有多少含金量的专家讲座,已成为一道独特的老年活动风景线。尽管提醒老人不要上当受骗的媒体报道不绝于耳,但收效甚微。保健品营销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首先,由于亲情缺位,老人生活空虚、孤独,保健品推销员虚情假意地进行了“补位”,利用老人心理上的空缺,打亲情牌,进门“喊爸喊妈”,陪聊、做家务,跪地按摩,使老人觉得“是真心关怀,比子女还好”。其次,一部分老人领着退休金,吃饱吃好已不成问题,保健需求增加。而当前的正规保健市场和服务尚不足以满足需求时,就导致一部分保健品非法营销者乘虚而入。再次,保健品行业尚缺少严格的法治规范和行政监管,违法成本低导致一些商家唯利是图。 保健品非法营销诱骗老年人,其实是一种“社会病”。治好这些“病”,既需要子女多关心、疼爱老人,更需要补齐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