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郑州基层中医药工作全面发力 所有基层公立医疗机构都要提供中医药服务 |
|
本报讯 (记者张晓华)从今年年底开始,到郑州市辖区内的任何一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将能够看上中医、吃上中药;到任何一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能够找到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记者昨日获悉,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三年规划(2016~2018年)及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发展基层中医药工作。 《方案》提到,到2016年年底,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以提供中医诊疗服务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占比均达到40%以上。 为了在全民医保体系中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郑州拟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品种、院内中药制剂、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诊疗项目纳入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的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中成药不少于80种;4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的中药饮片不少于200种(或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配送);40%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的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或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 为了实现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的目标,郑州将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分值不低于15%;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门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比例”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药饮片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门诊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郑州还对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定位:市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市中医药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将中医药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重点建设项目投入力度;市财政局负责建立中医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并落实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事政策,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制定合理的中医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加强中药质量监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药的质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