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布加综合征的发展与展望 |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汪忠镐
布加综合征是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综合征为特点的一种肝后性门脉高压征。 1845年,George Budd第一次描述了肝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布加综合征。1899年,Hans Chiari第一次描述了布加综合征的病理学表现。后人即以这两个人的名字来命名Budd-Chiari Syndrome(BCS)。我国学者早在1980年就开始对该病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诊断和治疗上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该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布加综合征进行了各种分型,笔者最早将布加综合征分为8型,很快又在这基础上分为3种类型,即以膈膜为主的局限性狭窄或阻塞的A型、下腔静脉弥漫性狭窄或阻塞的B型及肝静脉阻塞的C型。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新病例的发现日益增多,对布加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应该遵照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骨髓和脐血干细胞内皮化人工血管的研究,将会极大提高人工血管远期通畅率。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冯光耀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