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奏响中医药强省的号角 |
|
(上接第一版) 百舸争流急 具备先天的优势和条件,有了推动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时代机遇,摆在河南中医药工作者身上的任务既光荣、又艰巨;既需要一颗颗火热的心奉献热情,又需要一颗颗冷静的心彰显理性。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迎来创新的高潮。河南将确保县以上行政区至少要办好一所公立中医医院;西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设置中医科室、病床和中药房;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建好省级中医会诊中心,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经备案批准多地点执业;鼓励社会力量开办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 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速提升。河南正在制定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视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加强优选优育和中药种源研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使研究、产品、市场有机结合,形成“联合攻关、优势互补、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的机制。鼓励中医药企事业单位和技术人员在中药材、药效物质、中药新用途以及制药工艺等方面,及时申请中医药产品专利等知识产权。 人才培养特性更加鲜明和符合实际。河南将坚持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并举,创新办学模式、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加强县级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培养,培训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农村定向培养中医药本、专科人才。 同时,通过打造河南中医药科研核心团队,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建立河南省名老中医学术研究室、工作室等,河南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步伐加快;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发展电影、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经过布局,河南中医药工作有望呈现一种百舸争流的繁荣局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