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活”的健康档案距我们有多远
村医“出山”
胡慧慧:吓不倒的女院长
因为有你
春联
我的电脑老师
祖传秘方
最早的人工呼吸法
中药数字讽刺联
抓药的传说
李时珍的救命良药
1
11 1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李时珍的救命良药
    黄芩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黄芩苦寒,功在清热,因其宿根外黄内黑而中空,“腹中皆烂”所以又有“腐肠”“空肠”之称。别看它相貌不起眼却曾是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救命药。
  在李时珍20岁那年,因患感冒咳嗽,久咳不止,且伴有发热,皮肤犹如火燎,每日咯痰,并口渴多饮,以致寝食几废。当时急坏了他的老父亲李言闻。李言闻本人是当代一名医,他让儿子服用了许多中药,诸如柴胡、荆芥、麦冬之类,均无效果,病情日益加剧,家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
  后来,李言闻遍查医书,偶然见到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的论述,恍然大悟,原来“烦躁引饮”而白天更严重者属于“气分之热”,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取黄芩片一两,水两钟,煎成一钟,给李时珍饮服。次日就身热尽退,随后痰嗽皆愈。
  从李时珍的病情看,他很可能是“大叶性肺炎”之类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以致发热咳痰,烦渴多饮,肤如火燎,属于中医的“肺热实火”之证。为什么一味黄芩竟能发挥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苦味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的功效。
  黄芩的炮制品种较多,分为生黄芩、炒黄芩和黄芩炭。它们的功效因炮制方法的不用而各异。清热多用生黄芩,能清肺胃胆及大肠经之湿热,尤以清肺热见长,用于肺热咳嗽,热病烦渴,咽喉肿痛;安胎多用炒黄芩,有除热安胎的功效;止血多用黄芩炭,用于血热吐衄,治疗火毒炽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证。      (秦岭)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