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胡慧慧:吓不倒的女院长 |
|
本报记者 戴 俊 通讯员 凌玉生 为使濒临倒闭的裴城镇卫生院彻底改变落后状况,2006年8月,郾城区卫生局首次在全区卫生系统公开竞聘选拔裴城镇卫生院院长,胡慧慧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该区唯一一位女院长。 2006年8月9日,胡慧慧走马上任。此时,卫生院负债近百万,拖欠职工8个多月工资;职工人心涣散,医生私自卖药收费;诊病仍靠原始的“老三件”……而对这样的烂摊子,胡慧慧没有被吓倒。然而职工们却并不看好这位放弃城里良好的工作环境、跑到偏远乡村卫生院工作的女院长。 “给我四个月的试用期,行,我留下;不行,我走人。”这是胡慧慧上任时对全院职工的慎重承诺。 胡慧慧深知——管理出成效。为规范管理,她充分发扬民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科学分析,对症下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狠抓落实。特别是推行每月财务、政务公开,让职工心里有了本明细账,有效规范了医疗行为,杜绝了私自卖药收费等种种不正之风。 “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胡慧慧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亲自干。”她用利用休息时间一锹一锹修建了花池,一棵一棵栽下了树木花草;她和职工一起利用休息时间动手垒起了卫生院的围墙;卫生院的水管坏了她亲自修理,下水道不通了她亲自掏,手术室的包布她亲自缝……3个月后,卫生院的院容院貌明显好转,来卫生院看病的群众逐渐增多,群众、职工都竖起大拇指夸这位女院长。 为改善就医条件,方便群众就医,胡慧慧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先后改造了卫生院的电路、厕所,硬化医院路面,封闭了病房楼阳台,更换了手术室空调、无影灯、产床,增添了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B超机、微波治疗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等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彻底摆脱了医生看病全靠“老三件”的落后状况。2008年,卫生院实现了确保职工工资按时发放的同时,还购买了一部汽车,专门用来接送病人,使卫生院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初步完成后,胡慧慧把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作为卫生发展的重点工作。她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等方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方便农村常见病、慢性病病人的治疗,她先后选派9名医生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引进了1位妇产科专家,有效提高了卫生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等科室的医疗及护理技术,卫生院的整体救治能力明显增强,连续3年实现了3个“零”——死亡病例为零、无菌手术感染率为零、医疗事故发生为零,确保了医疗安全,业务收入实现了逐年翻番的佳绩,基本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 “身为卫生院院长,推进卫生院快速发展,保障广大群众健康,实现政府、群众、职工‘三满意’既是我应尽的责任,更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胡慧慧这样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