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活”的健康档案距我们有多远
村医“出山”
胡慧慧:吓不倒的女院长
因为有你
春联
我的电脑老师
祖传秘方
最早的人工呼吸法
中药数字讽刺联
抓药的传说
李时珍的救命良药
1
11 1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活”的健康档案距我们有多远
 

孟津县常袋卫生院 姚伟旗
  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医改中的一项惠及全国民众的重要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部门,都希望档案是“活”的,不希望“是”死的。但是,笔者在参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使建成的健康档案不能“活”起来。
存在的问题

  居民健康档案编号不统一。有的是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档案编号;有的是以国家行政区划加建档顺序为档案编号(这是国家倡导的方法);有的是以家庭为单位建档,每户一个档案袋设档案编号;有的是以重点人群优先进行建档编号等。结果导致在没有实行电子信息化时,查找某人的健康状况信息极其困难。
  居民健康档案填写不规范。尽管卫生部已经制定统一的填写规范,但在基层执行建档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其实际填写的注意事项要求不够,造成一些单位突击性地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填写过程中有的填数字标号、有的划勾,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需要文字记载补充说明的没有写上。这给以后实行电子化管理的信息录入带来困难。
  居民健康档案设计上不够人性化。如项目有重复,封面姓名、编号,内页可以不用再填写;如以户为单位,将一户的家庭成员归入到一份健康档案中,便于填写,减轻建档人员的工作强度。
  居民健康体检不统一。政策规定有些体检项目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开展,但笔者认为,应以县为单位,统一体检项目,避免出现这乡群众体检有的项目,邻乡未予开展,以免使人民群众认为体检有应付差事、套取国家资金之嫌。各地方体检收费不统一,亦可引起老百姓顾虑。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可以考虑让乡医参与,但不宜大面积普遍展开,因为基层卫生单位人员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优先完成重点人群如婴幼儿、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行。
  居民健康档案存放不统一。居民健康档案存放缺乏统一的档案室、档案柜、档案盒,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如领导组织、查阅制度、保密制度、建档制度、存放制度、管理员职责等,不能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不统一的结果势必会影响到居民健康档案“活”起来。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不到位,多是兼职,专职人员较少,且多数都是临时指定的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居民健康档案查阅缺乏统一规范。查阅、交接手续过于复杂,影响居民健康档案的应用;过于简单,又易造成档案遗失、损坏,泄露居民隐私及档案不能及时返回档案室。况且如果档案遗失、损坏由谁负责,在划分责任上缺乏规章依据。
  居民健康档案更新补充有困难。主要是健康档案增加内容时不方便。另外,居民健康档案在病人携带过程中易造成档案损坏甚至丢失;损坏丢失的档案如何补充,责任如何划分,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规定。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建立电子信息化的居民健康档案,最大限度与各级医院联网,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加上制定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但从目前来看,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解决这个问题尚须时日。

“活”起来需要时间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力促健康档案“活”起来。
  建立完善基本差错补救或纠正机制。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初期,完成的居民健康档案难免会出现基本信息不准确等差错,应该建立完善基本差错补救或纠正机制。从而使居民健康档案能更加准确,发挥更大功效。
  保证建档人员的素质。对建档责任医生实施定期考核,民主测评,规范其工作,保障其经费,约束其行为,使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大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对居民健康档案的体检是不重视的,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的代替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被建档人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不在家,往往由亲戚、朋友代替为其说明基本信息情况建档。这样一来,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血型、外伤、手术及家族史势必会出现填写不准确,应予杜绝。
  保障居民健康档案经费落实到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各地经费落实情况不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当地政府部门以考核完成健康档案数量、质量的名义扣压居民建档经费,易造成建档工作人员消极怠工,出现建档过程中建档质量不高的现象。对参加建档医务人员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经费补贴。
  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若能早日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务群众。为了不使建成的居民档案成死档案,应该尽早开发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该系统开发最小应以县为单位开发,如果能以市、省、国家为单位开发将会更加实用,为全国联网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居民健康档案的后期评价统计工作也要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后的档案管理和及时补充完善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数据资料的汇总、整理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动态,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素养,保障其身心健康,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这才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真正意义所在。到那时居民健康档案就成为人们喜欢的“活”档案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