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细胞制剂的安全检测
化疗患者的“营养保卫战”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的中医特色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及治疗
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结节怎么办
用血越新鲜越好吗
1
11 1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用血越新鲜越好吗
 

□苗军

 

   大家都知道,血液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资源,输血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还没有任何人造物质能够完全取代血液,临床用血的唯一来源仍然是健康人的自愿捐献。在临床输血中,很多患者都希望输新鲜的血液,认为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越新鲜越好,最好是当天采集的。
    从医学角度来看,血液真的是越新鲜疗效越好吗?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血液采集后并不能直接用于临床,需要在采供血机构经过检测检验、分离制备、入库储存、登记发放、冷链运输等流程,在医院还要经过交叉配血、抗体筛查等流程,只有检测合格、完全匹配的血液才能提供给患者使用。这一系列过程,通常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另外,输注过于新鲜的血液,反而会有一定的风险。血液在体外贮存期间是不断衰变的,达到保存期限后,就不可以使用了。但是,在保存期内的血液,完全可以满足患者生理功能需要,而且经过采供血机构专用冰箱储存的血液,要比新鲜的血液更好。这是因为贮存一段时间的血液相对更安全。
    新鲜的血液虽然保留了更多的有效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对于纠正贫血、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有效成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患者输注后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引起输血反应,甚至可能导致输血无效。
    新鲜的血液中含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如果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增殖,可能将受血者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并进行免疫攻击破坏,进而会引发一种名为“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严重免疫性疾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一些传染病具有“窗口期”的特性,导致输血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摄氏度保存下只能存活48小时~72小时。因此,保存3天的血液,不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同样,保存2周的血液,传播疟疾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专家建议尽量输用库存血,不输或少输新鲜的血液。
    虽然库存血有一些优势,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包括新生儿、早产儿,尤其是需要换血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急性失血持续低血压患者,仍应选用7天以内的血液。这是因为新鲜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代谢废物、氨等)积累相对较少,同时其所含的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成分的活性相对较高,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患者的特殊需求,有助于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和凝血功能,控制出血倾向,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
    总之,临床用血并不是越新鲜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血液成分、保存条件、保存期限,以及患者的治疗需求综合考虑。采供血机构提供的检验合格的在保存期内的血液,能够满足患者的输血需求。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