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列车上的生命守护 |
| |
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田 培 近日,在北京开往郑州的Z13次列车上,一则紧急“寻医救人”广播打破了车厢的宁静。此时列车刚过石家庄站,距离郑州站尚有两小时车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就此展开,而主导这场救援的,是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医务科住院医师陈松杰。 当时,正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趁周末返回郑州开会的陈松杰,听到广播后没有丝毫迟疑,立刻起身冲向患者所在车厢。在两个车厢交界处,一名年轻男子晕倒了,乘警和热心群众正合力扶着他前往就近的座椅。凭借临床经验,陈松杰迅速施救。他先摸患者的脉搏,感知到脉搏微弱但心率暂时平稳,结合患者血压偏低、手心冷汗不止的情况,初步判断为低血糖引发的晕厥。为排除其他危险情况,他打开手机手电筒,仔细检查患者的双侧瞳孔,确认等大等圆且对光反射正常,在缺乏专业诊疗设备的条件下,精准“锁定”病因。 明确病因后,陈松杰立即请乘警迅速找来面包和含糖饮料,协助患者缓缓进食。补充糖分后,患者的面色逐渐红润,说话也有了力气。陈松杰进一步询问病史,得知患者独自前往广州,有非先天性心脏病史,曾服用速效救心丸且常出现低血压症状。他随即叮嘱乘警找来患者的水杯让其饮用温水,周围的乘客也纷纷递上食物。更令人动容的是,一位来自厦门的中医针灸女医生闻讯赶来,在与陈松杰充分沟通后,通过头部穴位施针10余分钟,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神志。 从石家庄到郑州的两小时路程中,陈松杰始终守在患者身边,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不断鼓励患者保持清醒。乘警及时联系患者家属,详细说明情况并商量解决方案。最终,患者及其家属决定终止行程,在郑州站下车休整。 列车抵达郑州站后,陈松杰全程护送患者出站。由于患者不愿意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他将其送至火车站东北广场民警值班室。他详细向值班人员交代病情,并主动添加患者的微信以便后续随访,然后才离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