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改、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南乐县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健康南乐建设和基层医改的重中之重,以让群众“签而有约、约而有感”为目标,着力在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服务模式、夯实服务支撑上下功夫,全力推动签约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这项惠民政策真正变得“可感、可及”。 强化顶层设计 筑牢签约服务“制度基座” 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南乐县首先从“建机制、明责任”入手,健全政策体系。南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列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南乐县卫生健康委牵头制定了《关于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关于组织医护人员入户集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通知》《关于调整南乐县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医师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构建了“政府主导、卫健牵头、部门联动、基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建立协同机制。南乐县定期召开由财政、医保、人社等部门参与的推进会、协调会,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绩效怎么考核”“积极性怎么调动”等核心难题。例如,联合医保部门,将签约服务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相衔接,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报销政策,增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吸引力。 强化考核激励。南乐县建立了以签约数量、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团队绩效、个人收入直接挂钩,有效打破了“大锅饭”,让“肯干事、能干好”的团队和个人有奔头。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签约服务“内涵价值” 签约不是目的,提供优质服务才是根本。为此,南乐县卫生健康委大力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一是推行“点单式”签约包。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了“基础包+个性包”的菜单式服务包:针对老年人,推出“慢性病管理包”,含上门随访、长处方、优先转诊;针对孕产妇,推出“母婴安康包”;针对企业员工,推出“职业健康包”等,满足了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二是打造“立体化”服务团队。南乐县卫生健康委摒弃了“一人签约”的单打独斗模式,全面推行“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的“1+1+1+X”组合式签约模式;同时,将南乐县划分为239个网格,每个团队负责一个网格,实现了服务区域和责任的双重明晰。三是赋能“数字化”智慧签约。南乐县开发了“健康南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居民可通过手机小程序或微信小程序,在线签约、在线咨询、在线预约、查询报告和健康档案;为部分慢性病患者配备了智能穿戴设备,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家庭医生团队可进行远程监测和预警干预,让服务突破时空限制,更加精准高效。 强化支持保障 确保签约服务“可感、可及” 为了让服务真正落地,南乐县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强化支撑。一是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在显要位置公示家庭医生团队的姓名、照片、职称、联系电话和服务范围;同时,通过县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布,让居民“找得到人、看得见信息、能进行选择”,倒逼服务质量的提升。二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南乐县卫生健康委定期组织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技能培训和业务练兵,并建立县级医院专家下沉带教机制,不断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和健康管理水平,让居民放心地把健康交给家庭医生。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南乐县卫生健康委通过“世界家庭医生日”、健康义诊等活动,以及新媒体宣传,讲好家庭医生故事,传播签约益处,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信任度。 工作成效初显 居民健康获得感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南乐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签约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南乐县常住人口签约率达75%,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二是服务实效性不断增强。签约居民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的规范管理率较签约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控制率显著改善。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达35%,首诊在基层的格局正在形成。三是居民满意度显著提高。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南乐县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从去年的70%提升至目前的80%。“身体有问题,先问家庭医生”正逐渐成为南乐县居民的健康新习惯。 下一步,南乐县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医防融合,做优智慧健康服务,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连续、综合、便捷、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系南乐县卫生健康委基层股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