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而今,令人欣慰的是,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科技创新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特色诊疗,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多学科会诊到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精神专科优势,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省协调到基层社区的早期筛查,河南正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的老年痴呆防治体系。 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之际,河南众多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随着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的深入实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脑健康,重视“记忆警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帮助更多患者留住“珍贵记忆”。
记者手记
在河南多地走访的日子里,王女士从“做饭忘流程”到主动约朋友散步的转变,魏先生停药后病情反复又重新获得改善的经历,还有医护人员为样本库建设奔波、为基层培训操劳的身影,都让我深刻感受到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的温度与重量。 这不是一项只靠医疗技术就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医疗卫生机构打破学科壁垒、联动协作,需要科研人员持续攻关、破解难题,更需要全社会摒弃“老糊涂是正常现象”的偏见,主动关注身边老年人的“记忆警报”。 当省级医院的先进设备与社区诊所的筛查服务相连,当西医的精准检测与中医的整体调理互补,当专业医疗团队的努力与公众的认知提升同频,才能真正为老年人筑起一道守护记忆的屏障。 河南正在这条路上稳步前行,那些为“留住记忆”付出的努力,既守护了老年人的生命尊严,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公共健康挑战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未来,随着防治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多老年人能在岁月暮年依然清晰地记得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守护记忆,就是守护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和生命尊严。在这条路上,河南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防治之路,为全国老年痴呆防治工作贡献“河南智慧”和“河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