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职业病防治一线的坚守
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眼中有光
一场与命运对峙的生命独白
“我们的选择”征文启事
秋风透窗凉
1
11 1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朱战辉

   人的一生有无数个十字路口,“向左向右”的选择永不停歇。有一种人生,与“救死扶伤”“敬佑生命”为伴。
    我曾见过一位在基层扎根多年的乡村医生,他消瘦的双手日夜翻动着村里每一位老人、孩子的健康档案。村里的崎岖泥泞处,有他的破旧自行车碾过的轨迹;深夜山野荒僻处,用他的手电筒为患者照亮前路。在晨曦未露时,村民看见他已在诊所等候患者。他如同沉默的麦穗,在风霜雨雪里坚守“健康守门人”的承诺。
    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灯长夜不眠。我曾见过年轻的面庞布满深深的压痕,一双双眼睛虽然疲惫,但是专注如鹰隼俯览生命的危崖。在无影灯下,每分钟都是与死神争夺一线生机的战场。监护仪屏幕上的线条像绷得最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医务人员的步伐急促而坚定,汗水总在脊背上画出干涸的地图。
    “挺住!”——那是医生在患者耳畔低沉而坚决的呢喃。一位老人缓缓睁开眼,目光浑浊中闪动微光,他伸出干枯的手,费力地握住医生的手,像濒临熄灭的火焰忽然轻轻摇曳。老人慢慢吐出微弱的气息:“谢谢医生……”那一刻无数种复杂的痛彻瞬间凝成了泪水,在医生的护目镜上静静开出一朵沉默的花。
    还有一些医务人员,他们是心灵的雕刻家,在精神科诊室静寂的小小空间里聆听。有人向他们倾诉在绝望深渊的迷失,灵魂如迷途的鸟儿撞着无形的笼;有人向他们喃喃诉说在亲人逝去后的黑夜里无法摆脱的呜咽。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盏光线柔和的台灯,是患者心灵的避难所。
    耐心的倾听就像大海,能容纳所有倾泻而下的眼泪。心理医生坐在对面,眼睛如同暗夜里的星辰,无声给予倾诉者澄澈而不灼伤的光。“我在听呢。”——温柔的一句话,便能让患者深埋心底的巨石如遇暖流一般,徐徐松动下来。
    最后,还有一些人正跋涉于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在义诊车开往大山深处时,阳光透过车窗缝隙在他们的脸上描画出一道道金色的印记。孩子肿胀发紫的嘴唇重见红润,老人终于重见光明而喜极而泣,枯枝般的手在医生的衣角微微发抖。公益之路崎岖,可每一次跋涉都传递着生命烛火不肯熄灭的意志。
    他们虽然选择不同的道路,但是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他们选择当医生时,已向这个世界献上了全部的青春与温情。他们倾尽力气,守护着生命的光芒。
    (作者供职于兰考县中心医院,本文由栗志海整理)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