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药特色疗法的理论探析
“三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四物汤治疗妇科血证的化裁规律
征稿
1
11 1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四物汤治疗妇科血证的化裁规律
 


□张宏跃

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是治疗妇科经产一切血证的通用方。
功效解析
当归,能活血化瘀、补血,适用于“妇人漏下绝子”,可“除客血内塞,补五脏,生肌肉”;熟地,填骨髓,长肌肉,益气力;白芍,《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名医别录》进一步指出其“味酸、微寒,有小毒,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川芎,又称芎藭,《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辛、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加减策略
在临床应用时,四物汤的应用常随症加减。若血瘀明显,可减去白芍改用赤芍;血热显著者,宜减去熟地改用生地。合方方面,风寒发热有汗、脉浮缓者,可合桂枝汤;风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或浮数者,可合麻黄汤;邪传少阳,见寒热往来、脉弦细或弦紧者,合小柴胡汤;邪传阳明,里热内结者,合调胃承气汤。
针对月经先期不同证型,亦有相应化裁:实热者,加黄芩、黄连;虚热者,加地骨皮、牡丹皮;血多无热者,加阿胶、艾叶;血多伴热象者,加黄芩、白术;血多且有血块、色紫黏稠属瘀血者,用桃红四物汤;血少浅淡者,用当归补血汤或圣愈汤;血红涩少、热盛滞血者,加姜黄、黄芩、牡丹皮、香附、延胡索,名为姜芩四物汤。若瘀血重,可加重当归、川芎的用量。
月经过期不至者,若血气凝滞胀痛,可用过期饮(桃红四物汤加香附、莪术、肉桂、甘草、木香、木通);若不胀痛且为血虚所致,宜用参芪四物汤、人参养荣汤或双合汤(参芪四物汤加肉桂、远志、五味子)。
经期发热方面,表热者可合桂枝汤;内热者加地骨皮、牡丹皮、胡黄连;经后血虚内热者,加黄芪、地骨皮。经来身痛有表证者,用麻黄四物汤或桂枝四物汤;无表证而属血脉壅阻者,加桂枝、羌活。
经前吐衄属热邪壅盛者,合三黄汤;血滞闭经因心气不通者,合凉膈散。崩漏不止伴血块、虚性腹痛者,可用芎归胶艾汤;热盛者,加生地30克,加石膏30克~50克;寒盛者,则用熟地30克,艾叶15克~20克。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偃师区高龙镇左村集体卫生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