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玉米须的功效与应用 |
|
□胡献国
玉米须,又称龙须、玉麦须、棒子毛,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因其花柱细长,如丝如须,故称玉米须。民间有“玉米须,黄金药”“一束玉米须,堪称二两金”“玉米须,赛黄金”之说,可见其药用功效显著。 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平,味甘,无毒,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等功效,适用于水肿、淋症、消渴、黄疸、乳痈、乳汁不通、眩晕等。《滇南本草》言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怕热,头痛体困”。《岭南采药录》言其“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现代实用中药》言其“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言其“降血压,利尿消肿”。 药理研究人员发现,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还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玉米须制剂,可以促进胆汁分泌,降低其黏度及胆红素含量;可以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原含量及血小板数量,加速血液凝固;可以降血糖,作用与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相似,但是对正常动物血糖无明显影响。 除降血糖外,玉米须显著的利尿作用还可以降血压、血脂、血尿酸。中医认为,“胖人多痰”“胖人多湿”,化痰利湿是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高尿酸血症的重要途径。玉米须具有减肥、降尿酸的作用,因而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疾病。 笔者介绍几则治疗方,供大家选用。 复方金钱草颗粒(中成药):方由广金钱草、车前草、石韦、玉米须组成。用开水冲服,一次1袋~2袋,一日3次。本品具有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等功效,适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玉盘消渴片(中成药):方由玉米须、葵花盘等组成。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本品具有养阴益气、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症见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尿赤便秘等。 结石通片(中成药):方由广金钱草、玉米须、石韦、鸡骨草、茯苓、车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等组成。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本品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等功效,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患者服用。 消渴丸(中成药):方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等组成。口服,饭前用温开水送服。一次5丸~10丸,一日2次~3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本品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等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等,2型糖尿病患者适用。 玉米须茶:玉米须10克,茶叶5克,开水泡饮,或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本品可以利尿消肿,适用于高血压病、慢性肾炎、肾病水肿、肥胖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患者服用。 黄芪玉米须汤:黄芪、玉米须、糯稻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品具有补益脾肾、利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慢性肾炎、肾性蛋白尿等患者服用。 玉米须罗布麻茶:玉米须10克,罗布麻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每日1剂。本品具有利尿降压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患者服用。 玉米须绞股蓝茶:玉米须、绞股蓝各1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每日1剂。本品具有利尿、降脂、降压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患者服用。 玉米瓜豆汤:玉米须、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豆熟,食豆饮汤。每日1剂。本品具有健脾利湿、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尿少者服用。 玉米须蚌肉汤:玉米须50克,蚌肉120克,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蚌肉熟后,分3次食蚌肉饮汤。每日1剂。本品具有清利肝胆、祛湿退黄等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肝胆所致的阳黄者服用。 (作者供职于远安县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