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常见急救场景应对指南
肾结石患者护理要点
公卫护理:如何提升居家健康水平
夏季清热祛湿的方法
靶向药:精准的抗癌“导弹”
缓释片、控释片不能嚼碎服用
1
11 1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公卫护理:如何提升居家健康水平
 

□路凌云

 

   公卫护理的核心是通过预防干预降低健康风险,而居家环境作为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其质量与慢性病、传染病防控等密切相关。从公卫护理实践来看,科学改善居家环境,可以降低家庭健康风险。
构建安全的水系统防线
    饮用水污染是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隐形源头。人们应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家用净水器,能有效去除微生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净水器的滤芯需要定期更换。监测人员发现,超期使用的滤芯细菌滋生量可达正常状态的20倍。
    厨房和卫生间的储水装置也需要人们重点关注。加湿器、热水壶应每周用10%白醋浸泡消毒,淋浴喷头每月拆卸清洗一次,防止军团菌通过气溶胶传播。
    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应饮用煮沸后冷却的白开水,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既避免微生物污染,又降低食道黏膜损伤风险。
打造低敏性居住空间
    过敏体质人群的居家环境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卧室应移除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的物品,窗帘选择可以机洗的棉麻材质,每周用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垫和枕头需要套上防螨虫寝具,每2周用吸尘器深度清洁一次。这样可以使尘螨密度降低70%,显著降低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
    饲养宠物的家庭要建立“分区管理”制度,禁止宠物进入卧室,每天用宠物专用吸尘器清理毛发,每周给宠物洗澡并梳理毛发。统计数据显示,坚持这些措施的家庭,宠物过敏引发的哮喘急诊率下降58%。
实施噪音与光线的健康管理
    长期噪音暴露会导致血压升高、睡眠障碍等问题。临街房间应进行隔音处理,安装隔音窗户(降噪量≥25分贝),将卧室夜间噪音控制在30分贝以下(相当于耳语水平)。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可以加装防震垫,减少低频噪音对睡眠的干扰。
    采光设计遵循“生物钟适配”原则:早晨拉开窗帘让自然光进入房间,促进褪黑素代谢和皮质醇分泌;傍晚避免强光照射,可以开启暖黄色灯光,帮助人体进入睡眠准备状态。
建立环境安全应急机制
    居家环境需要配备基础检测工具:甲醛检测仪、一氧化碳报警器(响应时间≤30秒)和温湿度计。制定家庭环境应急方案,内容包括燃气泄漏时的通风避险流程、暴雨天气的防积水措施、冬季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等,家庭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环境改善的效果需要持续监测,可以建立“家庭健康日志”制度,记录室内温湿度、成员过敏症状出现频率等数据,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调整。从公卫护理角度看,这种主动管理模式能将居家相关健康问题的就医频率降低45%,是性价比极高的健康投资。
    居家环境的健康改造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的护理实践。系统化的环境干预,可以为家庭构建起坚实的健康防线,这正是公共卫生“预防为主”理念在生活场景中的生动体现。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