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常见急救场景应对指南 |
|
□邱宇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在不经意间降临,如家人突然晕倒、孩子异物卡喉、老人胸痛剧烈……面对这些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往往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主要介绍常见急救场景的应对方法。 异物卡喉 成年人及1岁以上儿童出现异物卡喉 施救者可以站在患者背后,从后方抱住其腹部,双臂环绕腰腹部;一只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操作,直至异物吐出。 1岁以下婴儿出现异物卡喉 施救者取坐位,抱起婴儿,让婴儿的脸朝下,身体靠在大人膝盖上;用单手用力拍婴儿两肩胛骨间5次;随后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复动作,直至异物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倒提婴儿双脚从背部拍打,以免造成颈椎受伤。 脑卒中 脑卒中在秋冬季节相对高发,快速识别并正确处理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借助“120口诀”识别脑卒中:“1”是看面部,观察患者脸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情况;“2”是查双臂,让患者平举双臂,查看是否有单侧肢体无力,手臂无法抬起或下垂;“0”是听言语,聆听患者说话是否清晰,有无言语不清或表达困难。若患者可能是脑卒中,施救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期间,施救者可以将患者放置在平坦处,头部稍微抬高,避免头部震动;切勿给患者喂食、喂水或服药,若患者意识不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若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时,身边的人应迅速展开急救行动。 首先,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轻拍患者双肩,在其耳边大声呼喊,观察有无回应;若患者无反应,施救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其次,施救者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倾听呼吸声,以及触摸颈动脉,判断患者有没有呼吸和脉搏;若患者无反应,无正常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施救者双手重叠,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按压,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次~120次,成年人的按压深度为5厘米~6厘米。在按压过程中,要保证患者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胸外心脏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施救者应捏住患者双侧鼻孔,深吸气后贴紧患者口唇外缘用力吹气,以看到患者胸廓起伏为准。 最后,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施救者应尽快取回使用。开机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每进行5个循环(约2分钟)的心肺复苏后暂停操作,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若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复正常,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务人员到场。 烫伤 烫伤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常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轻伤害。用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烫伤部位15分钟~30分钟,降低烫伤处的温度,可以缓解疼痛。冲洗水流不宜过急、过冷。若现场无冲洗条件,患者可以用湿毛巾轮流湿敷降温,注意不能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烫伤的皮肤上。若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用冷水充分泡湿后,再小心脱掉或剪开。若衣物与皮肤粘连,先剪去未粘着的部分,切勿强行撕脱,以免加重皮肤损伤。疼痛明显者,可以将烫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30分钟,以缓解疼痛。冲洗完伤口后,用无菌纱布、干净毛巾或衣物轻轻包住伤处,减少外界污染。除了面积小、程度较轻的烫伤外,患者完成上述步骤后,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先进行局部降温处理,再前往医院就诊,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外伤出血 外伤出血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遇到外伤出血,首先要判断出血类型。动脉出血的血液为鲜红色,静脉出血的血液为暗红色。 止血的首要步骤是清洁伤口,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若现场没有无菌物品,可以先用清水冲洗伤口周围(避免直接冲洗伤口内部),再进行按压。对于较小的伤口,直接压迫5分钟~10分钟通常可以止血;若伤口较大或位于四肢,可以在伤口近心端用止血带结扎,但是需要每30分钟放松1分钟~2分钟,以免肢体缺血坏死。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固定,及时送往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中暑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易发生中暑。中暑初期,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发展为热射病,出现高热、无汗、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促进散热。施救者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或用风扇吹风加速散热,将患者的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若患者意识清醒,施救者可以让其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补充水分和盐分。若患者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施救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期间,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中毒 中毒情况较复杂,常见的有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气体中毒等。不同类型的中毒,处理方法有所不同,首要原则是迅速阻断毒物吸收,并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若发生食物中毒,患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可以让其饮用大量清水,然后刺激咽喉部进行催吐,以减少毒物的吸收。但是,对于腐蚀性中毒(如强酸、强碱等),切勿催吐,以免损伤消化道。药物中毒时,应立即查明中毒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并携带药物包装前往医院,以便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气体中毒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