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理解“生病起于过用”
神经性呕吐的辨治思路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之二十八小建中汤
征稿
1
11 1 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之二十八小建中汤
 


□毛德西

药物组成
小建中汤的组成为:桂枝三两(旧时计量单位),甘草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旧时计量单位),大枣十二枚。其功效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脾胃虚寒所致之脘腹疼痛、泄泻,常见于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证。外感发热或脾胃湿热者慎用。
建立中气
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载有三首建中汤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其中小建中汤亦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医学将五脏与自然界方位相应:东方应肝木,南方应心火,西方应肺金,北方应肾水,中央应脾土。建中之“中”,即指中央脾(胃)土。前两首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以治虚劳为主,所见证候既有里急、腹中痛之寒象,又有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之虚阳外越征象。缘何阴阳失和之证需要用建中汤?盖因脾胃为腐熟水谷之地,营卫生化于水谷,而水谷之传输依赖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不失其和;再者,“中”乃四运之轴、阴阳转机之枢,中气立则阴阳相循有序,何病之有!
清代医学家尤在泾所言极是:“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分析小建中汤证,其虚劳乃由阳虚累及阴虚,故必用甘温之品振奋脾胃阳气。待阳气复振,气血充盈,阴阳遂由失调复归调和。阴阳既和,则偏寒偏热之症自消,此即“阳生阴长,阴平阳秘”之理。大建中汤所治为寒气充斥上下内外之证,为何亦从中焦论治?此因“执中可以运四旁”,脾胃健旺则余脏自得其养。张仲景极重脾胃之气护养,诸多虚劳病及营卫生化不及之疾,皆可藉建立中气之法疗之。即便肾虚劳损,亦可从补益脾胃入手,以此达“培后天以养先天”之效。
阴阳两济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中芍药剂量加倍,再加胶饴而成。也就是比桂枝汤多了三两芍药,一升胶饴。这样就由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变成了温建中阳、和里缓急的功效。小建中汤所治之证,为“虚劳里急”;细言之,为腹中时痛,按则痛减,舌苔薄白,脉弦细而缓;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从整体上看,涉及气血阴阳两虚。如果单纯补阳,则阴更亏虚,因为补阳药都是温热性,容易伤阴;如果单纯补阴,阳气就会被遏制,阴津无阳气温运,就会变成“死阴”。张仲景考虑到从“中”治疗比较合适,中焦脾胃调理好了,气血生化正常,阴阳的虚象就会得到改善。
清代医学家沈明宗在《金匮要略论注》中分析道:“建中汤之桂枝行阳,芍药收阴,一阴一阳,调和营卫;以甘草、胶饴,一阴一阳,补和营卫;姜、枣,一阴一阳,宣通营卫,俾营卫冲和,溉灌脏腑,而脏腑受济,则诸虚恢复也。”方中所加胶饴,性味甘温,不仅补脾气,而且滋脾阴。为什么加胶饴的同时,要加大芍药的剂量?因为全方主要是甘温、辛温的药物,要想建中阳而不伤阴,又能兼顾到阴阳俱不足的虚劳,就要加上酸苦微寒的芍药。这样芍药与甘味药配伍,就加强了酸甘化阴的作用。酸甘化阴与辛甘化阳相伍,阴阳都照顾到了,虚劳诸疾就会自然消失。
胶饴配伍
胶饴,系由小麦或米、谷类熬炼而成。其味甘,性温,无毒,主入脾经、胃经。功效专于补脾益气、滋养营血、缓急止痛,善治中虚腹痛、萎黄、心悸虚烦等症。
胶饴在张仲景的著作中,凡见于“三方”(即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及大建中汤),共计7处。其中《伤寒论》载2处,《金匮要略》载5处。
观张仲景方中胶饴配伍,其法精妙。胶饴配伍甘草,功在补脾养胃;配伍芍药,功在益阴补脾,兼泻肝缓急;配伍桂枝,功在扶阳散寒;配伍生姜、大枣,功在宣发阳气,通行经络皮毛;配伍人参,功在大补元气,温养脾胃;配伍蜀椒、干姜,功在温中散寒止痛;配伍黄芪,功在补中益气,缓急建中。
张仲景原方中胶饴用量多为一升(约合今之30克),入汤剂时,每次可取10克左右,烊化冲服为佳。然而,胶饴性甘温黏腻,故中满呕恶、湿阻脾胃者,当慎用或忌用。
医家经验
中国中医药学会顾问焦树德认为,小建中汤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许多虚损、劳伤之证,虽已近垂危,往往服用此药而渐见起色,经慢慢润补中焦而愈。诸如过敏性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顽固性溃疡病、迁延难愈的腹痛等。
原卫生部中医顾问章次公的经验为:胃溃疡属虚者,常用建中汤类方。其临床指征为:便难而痛较剧者,用当归建中汤;气虚者,用黄芪建中汤;病情较轻者,用小建中汤。一般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虚寒者,用建中汤最为适宜。若建中汤加蒲公英30克,其效更佳。
所谓溃疡属虚寒者的指征有三:饥饿疼痛,得食则减,得温则减,得按则减。凡泛酸且嘈杂者忌用。
日本汉方医学家大冢敬节认为,小建中汤应用范围极广泛,尤其是小儿多用之。对体质虚弱的儿童,夜尿症、夜啼症、慢性腹膜炎患儿,小儿轻症感冒、麻疹、肺炎等,或急性腹痛等,时时用之。对肺结核迁延期、骨疽、关节炎、神经衰弱等亦可用之。但小建中汤在呕吐剧烈或急性炎症活动期,不可使用。
另外,其他医学家亦有将小建中汤用于习惯性便秘、虚性眩晕、慢性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证者。
 (作者系全国名中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