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元
在皮肤科诊室里,银屑病患者经常会问:“为什么我的皮疹总是反反复复?”这种困扰不仅源于皮肤外观的改变,更来自病情反复带来的心理压力。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人体免疫系统的复杂运作机制说起。 银屑病并非简单的皮肤炎症,而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发的慢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伴银白色鳞屑、瘙痒、干燥或皲裂出血。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防御系统,能识别并清除外来的病原体,同时避免攻击自身组织。但在银屑病患者体内,这个平衡被打破了——免疫细胞误将皮肤细胞当作“入侵者”,持续发起攻击。 在这个过程中,核心角色是T淋巴细胞。在健康人体内,T淋巴细胞在接收到明确的“外敌入侵”信号后才会被激活;而银屑病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即使没有病原体,也会被皮肤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触发。被激活的T淋巴细胞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刺激皮肤细胞加速增殖。正常表皮细胞的更新周期约为28天。而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短短3天~4天就会完成一次更新,大量未成熟的细胞堆积在皮肤表面,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银白色鳞屑。 更棘手的是,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会形成“恶性循环”。快速增殖的皮肤细胞会释放更多炎症介质,进一步吸引免疫细胞聚集,放大炎症反应。这种自我强化的炎症机制,使病灶一旦形成,就很难自行消退。即使通过药物治疗暂时抑制炎症,潜伏在皮肤组织中的记忆性T淋巴细胞仍会“记住”这种异常状态,在外界刺激下迅速唤醒整个免疫反应链条。 哪些因素会成为疾病复发的“导火索”?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会降低皮肤屏障功能,让免疫细胞更容易接触到皮肤深层组织。精神压力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调节。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患者在重大压力事件后出现病情加重。感染、外伤甚至某些药物都可能成为激活异常免疫反应的“扳机”。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治疗已经从单纯抑制炎症转向调节免疫系统的失衡状态。生物制剂的出现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它们能特异性阻断T淋巴细胞释放的关键细胞因子,打破炎症的“恶性循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治疗手段还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的异常“免疫记忆”,这也是疾病会复发的根本原因。 了解了免疫机制的复杂性,我们就能明白:银屑病的反复发作并非治疗不彻底,而是异常的“免疫记忆”尚未被完全重置。患者除了遵医嘱坚持规范治疗,更要通过避开诱因、保持皮肤滋润、调节心理状态等方式,帮助免疫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