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建华
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背景下,组建中医医疗集团成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路径。2023年9月,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成立,成员单位包括5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283家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94万人口(截至2024年末)。集团以“市精、县强、乡活、村稳”为目标,通过管理创新与资源集约化配置,构建了全域中医药服务网络,初步探索出中医药特色的分级诊疗“安阳模式”。 一体化治理 构建高效运营体系 创新组织架构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成立集团党委,确保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设立“二办十部”并明确分工;组建实体化专班,统筹战略规划、资源调配等7项职能,实施“六统一”管理(人员、财务、物资、质量、公卫、绩效)。 强化统筹协调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建立月度联席会议机制,通过高频沟通破除重大决策壁垒;推行“双带头人”(行政+业务)制度,由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负责人协同推进重点任务。 突出资源共享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建设远程会诊、心电诊断等六大共享中心,实现集团内58项检验、22项影像结果互认;统一配送中药饮片、制剂及中成药等,遴选8家供应商集中配送;对6类医疗设备、19种消毒产品实施带量采购,设备均价降幅50%,耗材降幅80%。 学科联动 强化中医特色优势 市级医院水平提升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先后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郑大一附院外科、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中医骨伤科建立合作机制,建立河南省“岐黄学者朱明军工作室”“中原学者秦贵军”工作站;通过设立18个中医临床亚专科诊疗中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8项,推动“膏方治疗”“免疫治疗”“减重治疗”“促醒治疗”“针刀外治”“微创手术”“腔镜技术”“射频消融”“腹膜透析”“直肠栓剂”“急救针刺”“院内制剂”“康复训练”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网格化专病防治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成立31个临床专业学术委员会,以34名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专病防治网”;20种院内制剂在集团成员单位调剂使用;托管纱厂、洹北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技术下沉至基层。 人才梯队培养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承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精心培养专业人才;2023年9月以来,举办各类常见病专题培训班24期,开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37期,培训基层成员单位各类医务人员1700多名,推动了集团内中医技术同质化。 绩效导向激励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对成员单位实行“住院人次增长率+基层首诊率”双指标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分配、评优评先等紧密挂钩,激励成员单位积极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提高基层首诊率。 资源下沉 激活基层服务能力 精准下沉分层推动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开展长期驻点服务,覆盖3家二级医院、9家社区中心及12家乡镇卫生院;整合脉管炎专科医院资源,托管柏庄镇卫生院、洹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基层设立名中医工作室,指导学科建设与技术提升。 技术赋能全力帮扶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手术示范、技术推广及病例讨论,选派心内科业务骨干常驻殷都区人民医院,2024年完成介入手术200余台,患者不需要转诊即可享受“三甲”服务;通过学术讲座、技能竞赛等形式,精准补齐基层技术短板。 精益管理协同运营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统一成员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制定40项制度(如《基层医疗质控标准》),成立20个专科质控小组;建成集团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处方流转等功能。 待遇保障稳定队伍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派驻人员的薪资水平不低于市中医院同系列同职称人员平均薪资水平,使下沉人员更安心地在基层工作,确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医防融合 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提速慢性病健康干预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在市中医院成立慢性病管理中心,组建20人专家团队对接家庭医生,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2024年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基础药物,惠及3万余人次,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82.34%。 提升健康管理成效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组建321支包含市级医院专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重点人群签约率81.16%,实现“未病先防”;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开展居民疾病风险评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动态监测和精准干预,北关区、殷都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85%;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积极建设集团全媒体健康科普矩阵,健康教育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扎实组织社区健康讲座、义诊活动,让“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项目带动 促进健康产业融合 做大医养健康产业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申报安阳市“中医医康养中心”示范项目,指导社区医康养融合服务网络布局;扩大中药煎煮产能,构建“选药、接单、煎煮、配送、追溯”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据国家114种药食同源目录,开发汤料、面点、茶饮等46种单方产品;完成108种院内制剂评估,重点申报辛芷消痤丸等5种制剂进入《河南省院内制剂转中药新药目录》。 实施产业发展行动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与高等中医药院校联合共建“中药制剂研发实验室”,整合国家中药重点实验室资源,建立符合GCP标准的试验平台;建设道地药材“精品药房”,建立优质药材供应体系;联合内黄饮料、汤阴食品等本土企业,对接大型药企建立研发销售网络,培育新兴业态。 共谋产业经济发展 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与安阳市经开集团合作建设2000亩(1亩=666.67平方米)的林州连翘种植基地,建立中药材全流程追溯体系;规划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中医非药物疗法体验馆、药膳养生堂等综合体项目;与安阳市文旅集团在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在西大街建设国医堂和药膳堂,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街区”,塑造中医药文化城市名片。 下一步,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将围绕“1+4+4+5+6”目标体系,即以“锚定全国全省第一方阵”为总目标,通过“四个层级联动、四项改革举措、五维考核体系、六大支撑工程”的创新组合拳,开创中医特色医疗集团化发展的新模式。集团将围绕“市级医院精专化、县级医院强专科、乡镇卫生院激活特色、村卫生室稳固基础”重塑分级诊疗体系;依托“伴飞、下沉、帮扶、质控”等四项举措,破解资源壁垒;建立起覆盖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医保控费、住院率及集团内就诊率的五维评价体系,驱动质量变革;推进“中西医结合”“三名工程”、薪酬制度改革、分级诊疗、医防融合、信息化赋能等六大工程多维联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管理效能和社会影响力。 (作者系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医疗集团总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