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
癌症的诊断方法
什么是克罗恩病
视功能异常的症状及预防
大数据帮助麻醉医生预测手术风险
高血压病的用药误区
蛋白尿:警惕隐匿的慢性肾炎
1
11 1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蛋白尿:警惕隐匿的慢性肾炎
 

□陈丽

 

   许多人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蛋白尿”3个字时,都感到困惑和担忧。蛋白尿是肾脏健康的重要“信号灯”。了解蛋白尿背后的健康密码,有助于我们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守护肾脏健康。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仅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尿常规检查难以检出。肾脏作为人体的“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管具有精密的屏障功能,能有效阻挡血液中的蛋白质进入尿液。当这层屏障因各种原因受损时,蛋白质就会“漏”进尿液,导致蛋白尿。肾脏屏障功能受损的原因多样,其中慢性肾炎是常见的病因之一。慢性肾炎是一种以蛋白尿、血尿、水肿、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炎症会破坏肾小球过滤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从而让更多蛋白质“逃逸”到尿液中。
    蛋白尿的出现往往悄无声息,大多数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当体检发现蛋白尿时,可能意味着肾脏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长期持续的蛋白尿,会加速肾脏细胞的损伤和纤维化进程;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逐渐进展,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除了慢性肾炎,蛋白尿还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控制效果不佳引发的肾脏并发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累及肾脏等。因此,发现蛋白尿后,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目前,检测蛋白尿的方法主要有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等。尿常规是基础的筛查手段,若结果显示“+”,则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但是它只能作为初步判断,无法精确反映蛋白丢失量;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脏损伤更为敏感,尤其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肾脏病变筛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是评估蛋白尿程度的“金标准”,它通过收集患者24小时内的全部尿液,准确测定其中蛋白质的总量,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一旦在体检中发现蛋白尿,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如肾功能、肾脏超声、免疫学指标等,以明确病因。患者如果确诊为慢性肾炎,治疗通常需要综合管理,包括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蛋白尿、保护肾脏非常重要。饮食应遵循低盐、摄入优质低蛋白的原则,减轻肾脏负担;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坚持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体检报告里的蛋白尿,是身体发出的重要健康“信号”。只有重视这一指标,及时排查病因,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将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为肾脏健康筑牢防线。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兖矿新里程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