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娟 王 平 侯林峰
近段时间,高温酷暑成为河南天气的主旋律。 炎炎夏日,河南各地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为就诊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清凉服务?记者深入多家医院实地探访。 清凉触手可及 关怀细致入微 步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大厅,一股凉意迎面而来。在导诊台、各楼层分诊台以及候诊区域,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应急用品被放置在显眼位置,方便有需要的患者及其家属随时取用。 鹤壁市人民医院在院区增加洒水频次,降低外部环境温度,提高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舒适度。病房楼及门诊楼空调持续运行,始终将温度控制在凉爽范围。该院还在门诊大厅和病房楼大厅设置了“清凉点”,配备了风扇、移动式空调扇等。门诊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防暑百宝箱”,免费提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体温计等防暑用品。 郑州市骨科医院在医院入口处,为患者及其家属,或网约车司机提供免费矿泉水。 智慧宣教入心 科学掌握防暑知识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利用候诊区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防暑降温科普视频。视频内容涵盖“高温天气下科学饮水指南”“中暑的识别与急救”“户外活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防护重点”等,将专业的防暑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视觉信息,提升公众在极端天气下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针对暑期高发的热射病和儿童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等,省内不少医疗机构通过公众号、门诊大屏等,宣传预防、应急处置、治疗及康复知识,让群众轻松掌握防护技巧,守护夏日健康。 错峰就医更灵活 便捷就医少排队 针对“上班族”“银发族”及“学生党”等不同人群的就诊需求,省内不少医疗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实行弹性服务机制,提前上班或开设延时门诊、夜间门诊等,让患者避开高温时段。 7时30分,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防治医院)门诊已有序运转。挂号收费、药房、采血、检验、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等窗口以及CT(计算机层析成像)、磁共振、放射等医技科室已经准备就绪。部分就诊患者较多的诊室,医生和分诊台的护士也早早到岗,等候患者的到来。 “近段时间,为了让患者早点看上病,减少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我们门诊各窗口的工作人员7时就有序到岗了。”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相关人员介绍说。该院还适时启动了中毒患者、老年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和24小时接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郑州市中医院开设晚间延时门诊,每周一至周五17时30分~20时,中医特色科室专家持续坐诊;焦作市中医院人民院区睡眠中心开设了夜间门诊,就诊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8时30分~21时,方便白天忙碌的人们夜晚安心看诊。该院解放院区康复科一区设置中医康复特色门诊,提供下午下班延时诊疗服务…… “弹性排班不仅是医疗机构应对季节变化的动态调整,更是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的体现。”采访中,不少医院负责人说。 “互联网+”赋能 高温天气少跑腿 高温天气,为了让患者少跑腿、少受热,很多医院的“互联网+服务”持续发力。 焦作市中医院优化门诊患者取药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供代煎中药或自煎的中药饮片配送到家服务,患者全程无需排队、无需二次跑腿。巩义市总医院新中卫生院组织医护团队深入辖区,开展失能老年人入户随访服务,为失能老人筑牢健康防线…… “足不出户,畅享护理服务。”高温天气,全省“豫健护理到家”服务平台业务繁忙起来。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25年7月18日,“豫健护理到家”服务平台累计入驻医疗机构达554家,涵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多种类型,入驻平台的护士人数达5.36万名,服务资源已覆盖全省。2025年以来,“豫健护理到家”服务平台开展居家护理服务超3万人次,较历史总服务人次增长74.6%。 今年6月,河南进入异常高温天气,管路类护理项目、母婴类护理项目、伤口类护理项目,服务需求均有明显增长,平均增幅超15%。同时,专科护理指导、健康促进指导等项目,服务人次也有所增加。此外,中医护理服务需求量也同步增长。 从物理降温到知识科普,从错峰服务到云端守护,河南医疗机构的一系列举措,在热浪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关怀,不仅驱散了高温带来的不适,更让医患之间的温情在夏日里愈发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