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3版
PDF版查看  第4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7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8版:健康促进
 
第8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皮肤异常细腻背后的真相
氧气瓶能用多长时间
超声检查如何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
甲状腺的“求救信号”
1
11 1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皮肤异常细腻背后的真相
     “肤如凝脂,吹弹可破”,相信这是大多数人都非常向往的皮肤状态。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原本皮肤普通的孩子,在短时间内皮肤变得白皙、细腻、异常光滑,触摸起来像绸缎一样。于是,就会有人向家长询问孩子“变美的秘方”,但是往往得到的回答是“没有秘方,孩子以前肤质一般,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变得越来越好了,不过有一点不好,就是皮肤比原来变得干燥了,并且伴随着精神萎靡、四肢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估计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
    这种皮肤突然“变好”的情况,对于孩子来说是“好事”吗?神经外科的专家提醒大家:当孩子的皮肤出现非渐进性、异常细腻的变化时,家长需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一种脑部肿瘤——颅咽管瘤。
    为什么皮肤异常细腻和脑部肿瘤有关
    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颅咽管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虽然组织学上属于良性,但是因为生长位置险要,被医生称为“可怕的颅内肿瘤”之一。这种肿瘤有两个发病高峰:5岁~14岁的儿童和50岁~74岁的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肤质会受环境、遗传、生活习惯、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垂体就像人体的“激素指挥中心”。垂体的作用是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当颅咽管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会压迫附近的垂体及下丘脑。当肿瘤侵袭垂体,对它产生“破坏”时,就会影响垂体分泌激素的能力,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垂体功能下降,从而间接影响皮肤的状态。
    当肿瘤压迫垂体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功能会受到影响。这种激素能调节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导致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糖皮质激素减少,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减轻,抑制胶原蛋白合成,皮下脂肪减少,间接影响血管弹性,增加血管脆性。因此,长期缺乏糖皮质激素,会使皮肤变薄、皮下的毛细血管更明显,让皮肤看起来更细腻、透亮的同时,也会伴随苍白、干燥等症状。
    这些激素变化的共同作用,使皮肤呈现异常的细腻状态。这种看似“年轻化”的改变,实际上是内分泌功能全面衰退的危险信号。
主要症状
    在生命面前,肤质表象不过冰山一角。每一次细腻的异常呈现,都是身体无声的求救,以下这些症状需要家长重点关注。
    发育迟缓 孩子的身高、体重长期低于同龄人(身高年均增长<4厘米),面容幼稚,牙齿发育延迟,或青春期迟迟不启动(男性无喉结、胡须,女性乳房未发育)、原发性闭经。
    多饮多尿 孩子出现频繁口渴(尤其喜爱冷饮),排尿次数增多,24小时排尿量>3升,甚至出现尿床现象。
    视力下降 由于肿瘤压迫视神经,起初孩子会经常揉眼睛、看不清黑板,最后出现视野范围缩小。
    头痛呕吐 清晨或用力咳嗽时头痛加剧,呕吐呈喷射性且与进食无关,呕吐后症状不缓解;部分婴幼儿因为颅缝未闭,会出现头围异常增大的情况。
    嗜睡乏力 孩子变得懒洋洋,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易怒或淡漠),出现幻觉。孩子还会伴有向心性肥胖,累及面部、腹部。
    这些症状都指向一个原因:肿瘤压迫了周围脑组织,干扰了正常生理功能。
如何治疗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措施。根据颅咽管瘤的位置,手术入路可以分为经鼻手术和开颅手术两大类。手术入路的选择,根据肿瘤的位置及生长方式而定。
    由于颅咽管瘤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根据其复发的程度、位置等综合考虑,治疗手段包括再次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其中,放疗常用于术后预防复发或作为无法耐受手术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患者术前术后均存在内分泌紊乱的情况,需要用激素进行调节。大部分患者在术后都会出现中枢性尿崩症,其中多数永久存在。除此之外,由于肿瘤的压迫和治疗会损伤下丘脑,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下丘脑性肥胖,使体重出现进行性增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制订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
发现异常怎么办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的皮肤突然变得细腻、干燥,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家长需要带孩子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同时,家长应记录孩子初次发病时间、范围及相关临床表现等。
    完善相关检查 医生通常会通过头颅CT(计算机层析成像)、MRI(磁共振成像)、血液激素检测等方法明确初步诊断。头颅CT平扫,可见鞍上区低密度囊性肿块,囊壁及实性成分可呈现钙化,边界清楚。60%~80%的病灶呈“弧线形”和“蛋壳样”钙化,高度提示造釉型颅咽管瘤,乳头型颅咽管瘤通常无钙化。
    科学治疗 目前,颅咽管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药物治疗等手段。虽然颅咽管瘤大多为良性,但是因为其位置特殊,术后需要长期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补充激素。
    日常观察 家长应定期记录孩子的生长曲线、排尿量、视力、体重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定期复查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预防肿瘤复发。
    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当皮肤出现异常细腻或者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家长要保持警惕,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记住,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青春假象”下的健康危机,才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作者供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