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种在脑发育早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综合征。患有脑瘫的儿童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并可能伴有感知觉、智力、睡眠和消化等多方面问题。据统计,80%~90%的脑瘫患儿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问题,包括流涎、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喂养困难和便秘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导致营养不良,还可能因进食困难和免疫力下降而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脑瘫患儿的消化功能进行早期识别、评估和康复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与大家探讨最新的消化干预方法,特别是为那些关心孩子健康的父母提供信息。
流涎
流涎,亦即唾液分泌过量或吞咽功能障碍导致的口水溢出,是脑瘫患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相关研究显示,37.4%~58%的脑瘫患儿会出现流涎现象。流涎不仅影响儿童的外观和社交活动,还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和感染问题。
目前,主要的改善方式有以下3种:
口腔功能训练:通过结合口部肌肉定位治疗(OPT),同时进行颊车穴、地仓穴、迎香穴等关键穴位的按摩,能够显著提升脑瘫患儿的口腔控制能力,并减少流涎现象。舌运动训练、冰刺激训练等有助于增强脑瘫患儿的口腔感知觉和运动能力。
肉毒毒素注射:通过在腮腺和下颌下腺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以减少唾液分泌,从而改善流涎症状。然而,肉毒毒素注射需要严格掌握剂量、注射部位,以免发生副作用。
穴位按摩:按摩特定的穴位,如百会穴、颊车穴、地仓穴等,可调节脑瘫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流涎症状。研究表明,穴位按摩结合口腔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症状。
咀嚼和吞咽困难
咀嚼和吞咽困难是指脑瘫患儿在进食过程中表现出的咀嚼无力、舌-软腭运动协调性差等问题,导致难以顺利吞咽食物。这不仅影响脑瘫患儿的营养吸收,还可能引发误吸、呛咳。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是解决脑瘫患儿咀嚼和吞咽难题的关键手段。该方法通过抑制异常的吞咽动作,促进吸吮、吞咽、呼吸和发声之间的协调,同时增强口腔的感觉功能,目的是提高吞咽能力。研究证明,对于中度至重度营养不良的脑瘫患儿,这种训练尤为有效。
规范化进食是指根据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和营养需求,制订个性化的进食计划。具体而言,需根据脑瘫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食物,并将其加工成适合的质地与形状,同时调整进食姿势、控制进食速度,这些举措均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通过规范化进食,可以确保脑瘫患儿安全、有效地摄取充足的营养。
调整进餐姿势也是改善脑瘫患儿咀嚼和吞咽困难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脑瘫患儿的坐姿、头部位置等,可减少误吸和呛咳的发生。例如,让脑瘫患儿坐在倾斜的椅子上,背部向后倾斜,颈部后仰,上肢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骨盆后倾等姿势都是可行的。
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导致的不适和并发症。脑瘫患儿由于食管蠕动神经功能异常和括约肌神经支配问题,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这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并导致食管炎等并发症。
调整姿势是治疗脑瘫患儿胃食管反流的基本措施。通过抬高床头和保持头部高位,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避免餐后立即躺下和减少弯腰动作,有助于缓解反流症状。
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胃食管反流。减少每次进食量、增加进食次数能够减轻胃部负担,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选择易消化、低脂食物同样对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有益。
对于胃食管反流严重的脑瘫患儿,胃底折叠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手术通过折叠胃底包裹食管下端,增强括约肌功能,防止反流。但手术存在并发症风险,如吞咽困难等,因此必须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喂养困难
喂养困难是指脑瘫患儿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躯干或颈椎不稳定、肌张力低下、吮吸障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脑瘫患儿的营养摄入,还可能给患儿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改善脑瘫患儿喂养困难的关键在于抚育者的喂养方法。抚育者应了解患儿的吞咽功能和营养需求,并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同时,提供关爱和支持,鼓励患儿积极进食。
对于有严重喂养困难的脑瘫患儿,技术干预是很有必要的。鼻饲法能直接输送营养至胃部,减少吞咽障碍引发的呼吸问题;胃造口管适用于有长期营养需求的患儿,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便秘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脑瘫患儿因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和肌肉长期痉挛导致的骨骼畸形,容易出现便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起肛裂和直肠出血等并发症。
肠道按摩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便秘具有显著效果。通过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从而缓解便秘症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偏好以及家庭经济条件,选择添加适量的植物油,例如橄榄油或大豆油,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便秘。
站立支架干预作为一种物理疗法,被用于治疗脑瘫患儿的便秘问题。通过帮助脑瘫患儿站立,可以加强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反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便秘状况。
饮食调理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便秘状况至关重要。增加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具有润肠通便效果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减轻便秘症状。同时,注意限制那些容易导致便秘的食物。
脑瘫患儿的消化功能康复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治疗过程,涉及流涎、咀嚼和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喂养困难等多方面内容。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康复理念的更新,针对这些问题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国际上对于脑瘫患儿胃肠道功能异常的研究相当广泛,研究手段也很多。脑瘫患儿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不仅影响他们的饮食摄入和生长发育,还对患儿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粗大运动和口腔运动功能受损的脑瘫患儿来说,这一问题尤为显著。这些因素限制了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效果,未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作者供职于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