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杰
2025年3月25日上午,一名9岁的男性患儿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发热8小时就诊。患儿于半夜起病,恶心呕吐3次,持续腹痛,排黑褐色稀水便3次,体温达39摄氏度,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蜷缩嗜卧、肠鸣音亢进。患儿的姐姐5天前患腹泻,在本村卫生室输液治疗3天后痊愈,这两个病例之间存在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性。 初期诊疗与病情进展 初诊时,笔者予以庆大霉素、连蒲双清片、山莨菪碱片口服,考虑患儿对其他退热药物胃肠道反应明显,选用尼美舒利颗粒,并间隔1小时冲服蒙脱石散。次日复诊时,患儿病情恶化,腹泻次数增至10余次,高热不退,腹痛加剧无法进食,伴随口渴唇干、神倦神昏等症状,显示病情危重。 中医介入与治疗方案 结合症状及病毒感染特性,考虑诺如病毒引发的出血性肠炎的可能,鉴于西医缺乏特效药物,遂以中医治疗为主。 辨证:湿热蕴结肠道,气津两伤。 方药:杨氏理脾止泻汤。党参、炒白术、苍术等多味药材。共3剂。水煎,分2次服用;同时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机体平衡。 治疗效果与病情转归 用药第三天,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但腹泻仍频繁,大便性状未明显改善,腹痛稍有缓解。笔者调整患儿的治疗方案,加强蒙脱石散的使用。后续随访,患儿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已经恢复进食。笔者建议患儿近两日以流质饮食为主,并持续服用中药巩固疗效。 启示 面对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肠炎,在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杨氏理脾止泻汤具有清热化湿、益气生津的功效,配合西医治疗,为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证明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汝州市骑岭乡田堂村卫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