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合理用药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常见的降压药 利尿剂:通过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盐分和水分,减少血液容量,从而降低血压。例如,呋塞米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能快速降低血压,适用于伴有水肿的高血压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可以减缓心跳速度,降低心脏的收缩力,进而降低血压。美托洛尔是这类药物的代表之一,对合并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心动过缓、乏力等不良反应,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要慎用。 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壁和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硝苯地平是一种短效钙通道阻滞剂,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一天要多次服药,可能引起头痛、面部潮红等不适。氨氯地平是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一天服用一次即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它们通过影响血管紧张素这一重要的血压调节物质使血管扩张。贝那普利属于ACEI类药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合伴有糖尿病肾病或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缬沙坦是ARB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合理用药的“黄金法则” 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制订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方案时不能“一刀切”。 从小剂量开始:开始进行药物治疗时,通常从小剂量开始,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在身体适应后,再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逐渐调整剂量。例如,刚开始使用某种降压药时,可能每天只需要服用半片,几天后,若血压未达到理想水平,再根据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剂量。 联合用药:对于一些血压较高或者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强降压效果,同时能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如,将利尿剂和ACEI联合使用,既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又可以利用利尿剂减少ACEI可能引起的高血钾风险。 长期坚持: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一旦开始药物治疗,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减药。即使血压在一段时间内控制得很好,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一旦停药,血压可能会再次升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反弹现象,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定期监测: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压,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一般来说,刚开始治疗时,最好每天都测量血压。在血压稳定后,可适当减少测量次数。若发现血压波动较大或者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