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杰
因疾病住院治疗时,我们都希望能尽快恢复健康。然而,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存在发生医院感染(简称院感)的风险。院感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院感护理知识,远离院感。 关注病房环境 保持病房清洁:病房是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主要场所,保持清洁卫生十分关键。保洁人员要定期清理病房,如扫地,擦拭床头柜、窗台等,并及时清理垃圾。患者及其家属要注意保持病房清洁。如果发现地面上有污渍,应及时通知保洁人员进行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注意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能有效降低病房内病原体的浓度。应多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1次~2次,每次30分钟左右。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长时间紧闭门窗,可选择在温暖的时段开窗通风。如果病房内有空调或新风系统,要合理使用,确保空气流通。 要重视个人卫生 勤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患者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15秒,确保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等部位都能洗净。如果没有流动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保持皮肤清洁:患者要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定时翻身,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压疮。 口腔护理:口腔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地方,做好口腔护理能有效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患者应每天早晚刷牙,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应协助其进行口腔清洁。 使用医疗器械时要谨慎 输液管与导尿管:如果患者需要输液或留置导尿管,要注意保持这些医疗器械的清洁和通畅。输液时,不要随意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输液管扭曲、受压。导尿管要固定好,避免牵拉,同时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 吸氧设备:使用吸氧设备的患者,要确保吸氧管清洁。护理人员要定期更换吸氧管,避免管道内积水,防止细菌滋生。同时,应每天更换湿化瓶内的蒸馏水,保持湿化瓶清洁。 遵守医院规定 限制探视人员:探视人员可能携带病原体,增加发生院感的风险。患者应尽量减少探视人员的数量,告知探视人员在进入病房前要做好手卫生和戴好口罩。若探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应避免其进入病房。 配合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时,如换药、注射等,患者要积极配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不要随意触摸无菌区域,避免发生污染。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立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