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宗兵 文/图
小诺(化名)今年11岁。出生后,他被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1年间,他经历了3次开胸手术和一次介入治疗。2年前,他的左肺动脉再次出现狭窄,在接受球囊扩张术后一年,狭窄复发且左下肺动脉完全闭塞。 肺动脉狭窄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表现为肺动脉管腔狭窄,导致血流受阻。肺动脉狭窄轻则无症状,重则引起呼吸困难、发绀甚至心力衰竭。 小诺的父母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就诊。这些医院的医生均认为“血管条件太差,难以处理”,这让小诺的父母很绝望。 近日,小诺的父亲偶然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河南省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彭帮田成功救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案例,就带着小诺来到该院就诊。 入住心血管外科九病区后,小诺做了一系列检查。心脏超声和CT(计算机层析成像)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肺动脉主干近端、远端重度狭窄,左下肺动脉几乎消失。 小诺的血管多处狭窄,左下肺动脉已闭塞,若放任不管,会导致右心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彭帮田迅速组织心血管内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会诊专家最终决定采用国际前沿技术——可扩张支架植入术来救治小诺。可扩张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支架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而扩张,从而解决传统金属支架可能妨碍血管正常生长的问题。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 手术当天,小诺的血管造影结果让医生倒吸一口凉气:左肺动脉主干狭窄程度超过预期,左下肺动脉完全闭塞,导丝通过难度极大。术中,彭帮田等人沉着应对,先用球囊扩张左肺动脉主干,成功植入可扩张支架。随后,针对闭塞的左下肺动脉,他们经过多次尝试,终于让导丝“穿越雷区”,通过药物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术后,小诺进行复查,结果显示:左肺动脉血流恢复通畅。 目前,小诺已经顺利出院。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