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正勋 通讯员郑雅文 任怀江)2月15日,在温县人民医院心脏介入导管室,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团队和介入导管室团队联手,成功实施该县域首例微创经皮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 60岁的王先生突发短暂性晕厥,伴流涎、双眼凝视等症状,被送至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吉小利接诊了王先生。结合王先生的症状和脑循环微栓子检测、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结果,吉小利确诊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卵圆孔型)。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开口,通常在出生后会自然关闭。如果卵圆孔未能关闭,称为卵圆孔未闭,就像心脏里藏着一扇‘隐形门’,会使患者反复出现不明原因脑梗死、偏头痛,甚至晕厥。”副主任医师张福庆解释道,“由于症状与脑血管疾病高度相似,许多患者首诊时会走错科室。” 据了解,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卵圆孔未闭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是关闭心脏卵圆孔的微创介入手术。 在对王先生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吉小利、张福庆和介入团队为王先生实施了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在手术过程中,王先生意识清醒。吉小利经皮穿刺股静脉,巧妙地插入导管,并顺着未闭合的卵圆孔直达左心房,精准地对卵圆孔进行封堵。术后透视显示封堵伞的伞盘腰部充分展开,形态理想。经胸超声检查显示,封堵伞牢固封堵住卵圆孔,分流完全消失。手术成功。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兼具微创与根治优势。”张福庆说,“通过3毫米的穿刺孔解决‘心脑隐患’,可减少脑卒中复发风险,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