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淅川县中医院坚持把中医药文化继承、发扬、创新、传播作为己任,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以文化凝聚共识,以文化塑造品牌,以文化传承精神,以文化促进发展,为推进中医院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目前,淅川县中医院整合院内医疗资源,新建重组了治未病科、老年病科、血液净化中心、儿童康复中心等科室,使得科室设置更加合理,流程更加规范,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坚持完善医院制度设计 着力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坚持党建引领。淅川县中医院充分发挥党建对医院文化的政治引领作用,着重从思想指导、制度落实、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医院文化平台的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激励等角度出发,把握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淅川县中医院建立完善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将医德表现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和年度考核等直接挂钩。同时,淅川县中医院持续组织全院员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各项工作。 重视顶层设计。中医姓“中”是对中医医院发展方向的基本把握。淅川县中医院始终坚持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把“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中西医结合有优势”确定为办院宗旨;同时,全方位分析医院的外部环境(机遇与风险)和内部情况(优势和劣势),确立医院发展战略,明确医院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愿景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突出中医药文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淅川县中医院制定《员工手册》,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在服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巩固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不断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修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元素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淅川县中医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一系列绩效奖励与考核制度,逐步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利用“三基”考试、“院考”、技能比武、模拟演练、医保知识竞赛、“学习强国”在线答题等形式,对业务知识和技能、院感知识、医保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等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检验;强化考试考核结果运用,采取“晒成绩”“奖优罚劣”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坚持从长远发展着力 构建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体系 淅川县中医院着眼于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从建筑风格、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段展现中医药文化,体现中医药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特色。 淅川县中医院突出中医药文化,在东西院区候诊大厅、门诊、住院部等场所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在院内展示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名家雕像,在门诊大厅设立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在地下通道设置中医药文化长廊,各临床科室楼道安装了医院简介栏、医师介绍栏、科室宣教栏等,充分彰显传统中医内涵;同时,大力弘扬医德医风方面的先进典型,引导医务人员“重品行、修医德、铸医魂、精医术”;创新宣传工作载体,聚焦一线、聚焦业务,宣传新技术、新项目,宣传名医、名护及各专科领域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全面提升社会影响力。 淅川县中医院突出党建文化,在医院12楼和院落内高标准打造党员活动室和党建资料室,在醒目位置设置党史教育、廉政文化展板、文明创建公益广告,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墙,多形式打造党建文化阵地;在创建“五星”支部引领模范机关建设工作中,打造“一支部一文化一品牌一特色”的“四个一”党建文化工作体系,呈报的“清风拂杏林,廉韵润心田”工作案例被评为全市优秀创新案例;打造的“红色杏林,康养驿站”党建品牌,成为全县14个优秀党建品牌之一;创建的“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健康扶贫”“杏林先锋,健康使者”“青春飞扬健康导航”志愿服务项目连续3年被南阳市推选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淅川县中医院突出清廉文化,不断加强医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医药、医保、医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从医保基金使用、合理规范执行、药占比、医疗成本控制等管理细节入手,加大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医院12楼打造了“廉润杏林”清廉文化长廊,中医药文化与党建文化、廉政文化有机结合,交相辉映,共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 坚持传播中医药文化 着力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公益活动惠民。淅川县中医院在张仲景诞辰日、端午节等重要节日,先后承办了八段锦比赛、科普知识竞赛、中医大讲堂、中医药文化夜市和“我爱国医,健康淅川中医药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医拜师仪式、经典诵读,每周学一味中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健康养生操表演,以及中医辨证施治大赛等中医活动;通过合作、策划、拍摄短视频9期、录制播出“健康淅川”访谈节目15期,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健康科普进学校。淅川县中医院为南阳市科普教育基地,先后与县直中小学校及乡镇部分学校合作,在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讲堂,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健康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分批组织开展学生“走进中医院,认识国粹”活动,通过文化长廊、治未病科、康复医学科、中药房、煎药室等文化视觉体验让学生了解中医药的历史和发展,体验中医药的神奇功效。 适宜技术强基层。淅川县中医院作为全县中医药龙头单位,以适宜技术和经方培训(含竞赛)为抓手,加强中医师队伍能力提升。淅川县中医院组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遴选推广工作,目前已遴选出60余项针对某一种病证的适宜技术,分批分层次对全县中医师进行轮训,共培训卫生院人员和村医486人;推广仲景经方临床应用,举办经方大赛,已成功举办二届仲景经方大赛;鼓励基层中医学经方、用经方,培养一批经方理论强、临床运用优、综合素质高的基层中医队伍;出台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每月定期开展以“西学中”、中医适宜技术、医疗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全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了针灸、推拿按摩、熏蒸、药浴、蜡疗、拔罐、刮痧、中医正骨等15项中医适宜技术。 医师签约进万家。淅川县中医院组织80余名中医师,分别融入11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奔赴各乡镇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淅川县中医院利用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APP,为中医师配备平板电脑,进村、入户为老百姓提供针灸、刮痧、拔罐、理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教群众练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向村医传授养生保健方法;同时,组建6支专业团队,做好84个县直单位的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工作,并根据签约居民体质或病情需要确定治疗方案,开展中药外敷、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拔罐、艾灸等服务。 坚持品牌文化建设 着力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近年来,淅川县中医院以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医共体建设和三级中医医院创建为突破口,精心打造医院品牌、专科品牌、专家品牌、服务品牌等。 淅川县中医院将中医治疗率、中医诊疗技术使用率、中药饮片使用率、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执行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引导临床科室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 目前,淅川县中医院微创外科、骨伤科、儿科、妇产科等科室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均达到65%以上,全院中医药服务门急诊接诊人次占总门诊量的比例稳步提升;率先在淅川县级公立医院中成立了医养结合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日间病房,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推进,医疗质量明显改善,业务量稳步提升。 下一步,淅川县中医院将围绕中医药文化建设,培养一批“精通中医药理论,能熟练运用中医药,得心应手地解决临床疑难病证”的名中医群体,针对有优势的疾病建设专科专病,使中医药治疗现代医学疑难病有更大的作为。 (文章由乔晓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