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中药餐饮”需要“科普+监管”
新安建设资源共享中心助力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淅川县中医院以文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护士处方权为医疗服务添新力
1
11 1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新安建设资源共享中心助力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翟妙琴 樊佳琪

(核心提示:新安县,秦时置县,取“新治安宁”之意,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县史,系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河南省“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经济十强县。2019年8月,新安县被确定为洛阳市唯一的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2019年10月,新安县人民医院挂牌新安县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县直4家医疗卫生机构、12家乡镇卫生院和315所村卫生室全力启动新安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

   近年来,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紧紧围绕“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医共体建设路径,聚焦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医疗民生建设,以持续提升基层急诊急救服务能力为驱动高质量发展“引擎”,确立“主战略”、驱动“主引擎”、前移“主战场”、守住“主阵地”、点亮“三星救治地图”、夯实“五个一百”,基本实现了“总院接得好、镇级接得住、村级兜得牢、哨点织得密、基层能力强”的“五新”局面。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通过建设资源共享中心,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资源共享中心建设
实现了“三个同质化”
    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成立后,由新安县卫生健康委主任任组长,新安县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县直医疗卫生机构院长任副组长,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负责资源共享中心全面工作,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建设心电、影像、区域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了“检查基层做、诊断中心出、县域结果互认、医保资金节约”的新格局。
    检查基层化 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在各分院布设各项检查终端,建设冷链物流。目前,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内6家分院均配备CT(计算机层析成像)设备,12家分院均配备DR(数字X线摄影术)设备,各分院和服务群众较多的村卫生室共配备心电图终端140台,实现县、乡、村三级覆盖,区域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覆盖医共体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各项检查。
    诊断集中化 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整合县域诊断资源,实行诊断医师集中办公。新安县建立医共体集中诊断医师团队,在解决了各分院诊断医师缺乏的同时,提高了诊断效率。自共享中心运行以来,心电中心共出具心电诊断报告40.9万份,其中危急值报告6829例,平均诊断时间2.5分钟,最短诊断时间仅1分钟;影像诊断中心共出具影像报告45.9万份,其中CT报告18万份、DR报告27.9万份,疑难报告1.89万份,DR平均诊断时间15分钟,CT平均诊断时间20分钟;区域检验中心共出具报告54.13万份;病理诊断中心共诊断13875人次;消毒供应中心共消毒3842次,在降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成本的同时,解决了乡镇卫生院诊断医师缺乏的难题,诊断医师个人的业务素质也有了质的提升。区域检验、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整合县域16家医疗卫生机构,区域检验和病理诊断中心每天通过2台冷链物流车到各医疗卫生机构收取标本,乡镇卫生院不需要购买昂贵的仪器,群众也不需要来回奔波,只需要在乡镇卫生院完成抽血、标本采集,冷链物流车在11点前将标本送达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检验报告、病理诊断报告实时同步发放至成员单位;消毒供应中心利用转运车实现县域消毒工作同质化,保障医疗安全。
    诊疗同质化 县域内诊断集中化为诊疗同质化奠定了基础。由于同质化诊断,县域内检查结果互认,直接节约医保资金,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到了同质化诊断,常见病、基础病在基层能够得到救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有效落实了分级诊疗。
    与此同时,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每月对资源共享中心工作情况进行质控、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保持各中心流程不断优化,高效运行,不断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资源共享中心高效运行
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资源共享中心的高效运行,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医疗数据、病史信息、双向转诊等协同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奠定了县域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临床服务五大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1年12月21日,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部通过现场评审;2023年12月8日,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全部通过省级医院评审验收,成为河南省第一梯队、洛阳市首批实现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大满贯单位,基本补齐了县级医院多年普遍存在的学科短板。
    2022年5月,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在前期实现信息化建设“县、乡、村一体化”和资源共享中心“高效同质化诊断”的基础上,发力“同治”,以“三大救治单元”为抓手,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培训送上门、技术送上门、药品送上门、设备送上门、质控送上门,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全力推进三大救治单元建设。
    截至目前,新安县域内12家乡镇卫生院实现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完成胸痛救治哨点验收51个,12家胸痛救治单元共上传病历3349例(其中高危胸痛病历1713例),给患者服用“一包药”1500余人次,进行心脏支架植入术2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15例。新安县已经初步构建科学、协作、共进的胸痛协同救治体系,救治流程不断优化,基层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基本完成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三全模式”。5家乡镇卫生院卒中救治单元通过验收,已完成101个卒中救治哨点验收,各乡镇卫生院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106例,位居全国第一。
    统计显示,2023年,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出院33559人次,完成手术7948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60.1%;2022年,出院人次26553,完成手术6693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52.1%。2024年上半年,河南省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绩效考核排名从2023年的49名跃升至43名。各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出院人数较上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近年来,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建设典型案例多次被国家级、省级行业主流媒体报道。在2021年度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及胸痛中心授牌大会上,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获得2021年度智慧胸痛中心建设最佳人气奖。“1135”工作法赋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023年度典型案例。2024年4月27日,在首届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区域论坛上,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展。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