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发 李盼盼
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其康复过程不仅关乎骨骼的重新愈合,更涉及身体的整体调理与恢复。中医在骨折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医在骨折康复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气血的流通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骨折后,局部气血瘀滞,经络受阻,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因此,中医治疗骨折的重点在于疏通气血、活血化瘀,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医骨折康复的整个过程,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及中药外敷等治疗手段。 中药内服:活血化瘀,强筋健骨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续断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功效。骨折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如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或活血止痛汤加减;骨折中期,则以接骨续筋为主,可内服接骨七厘片或仙灵骨葆胶囊等;骨折后期,则注重补气血、养肝肾,常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中药调理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减轻疼痛和肿胀。 针灸疗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针灸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针灸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针灸还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在骨折康复的不同阶段,针灸的选穴和手法也会有所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推拿按摩:舒筋活血,促进恢复 适当推拿按摩能够舒筋活血,缓解疼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在骨折康复期,推拿按摩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需要注意,推拿按摩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损伤。 中药外敷:直接作用,加速愈合 中药外敷是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制成药膏或药酒,敷于骨折部位。这种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受损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同时,中药外敷还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用的外敷中药有当归、蒲公英、红花等。 康复锻炼:循序渐进,恢复功能 中医康复锻炼,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过度锻炼造成二次损伤。在骨折固定稳定后,患者可进行关节被动运动;随着病情好转,患者可逐渐进行主动运动;在骨折愈合后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日常调养与预防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心理调适方面,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预防骨折方面,则需要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跌倒、碰撞等意外事故,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定期进行骨密度等检查。 中医治疗骨折,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多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嘱,配合康复锻炼和日常调养,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同时,中医与西医在治疗骨折方面的结合,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崔发供职于湖北省宜都市中医医院,李盼盼供职于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