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何科学使用抗生素 |
|
□张浙
在日常生活中,抗生素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万能药”。很多人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就会使用抗生素来解决问题。然而,你真的了解抗生素吗?它真的是治疗疾病的“万能药”吗? 揭开抗生素的神秘面纱 抗生素是能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药物。抗生素主要治疗细菌感染。因此,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患者应该明确病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是合理的。如果是病毒感染或其他非细菌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使用抗生素则毫无效果,甚至可能给身体带来危害。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滥用现象也愈发严重。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一系列身体问题,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体来说,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滋生耐药性 耐药性,简而言之就是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使抗生素失去了原有的疗效。滥用抗生素后,细菌就会逐渐适应并产生耐药性。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就意味着患者失去了对这种细菌的有效治疗手段。这不仅导致治疗疾病变得更加困难,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感染问题。 破坏菌群平衡 人体内部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菌群平衡。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这种平衡。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有益菌群减少,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侵袭。此外,人体菌群平衡被破坏后,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肠道问题,如腹泻、便秘等。 不良反应频发 抗生素并非“万能药”,也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药物过敏、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的风险。特别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更加严重。 如何科学使用抗生素 面对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患者应该如何科学使用抗生素呢? 遵照医嘱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患者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遵照医嘱用药。如果医生诊断为细菌感染,那么患者应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如果医生认为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就应该遵照医嘱,不乱用抗生素。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些抗生素类药物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患者可以随意使用这些药物。在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患者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 注意用药时机 对于细菌感染来说,早期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因此,出现细菌感染症状时,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要自行停药或者增加用药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怎样预防抗生素滥用 除了科学使用抗生素外,还应预防抗生素滥用。 加强宣传教育 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组织,应加强抗生素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意识。普及抗生素使用知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抗生素的作用、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从而避免滥用抗生素现象。 规范医疗行为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还应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大监管力度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抗生素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打击非法销售和使用抗生素,遏制抗生素滥用现象,维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误区与纠正 误区一:抗生素是“万能药”。 纠正: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 误区二:抗生素可以随意购买和使用。 纠正:抗生素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三:抗生素可以频繁更换品种。 纠正:患者应根据病原体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患者战胜疾病,也可能成为患者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患者应该遵照医嘱,科学使用抗生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