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
|
□赵腾月 刘楚 陈孟晖
卵圆孔未闭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胎儿期的心脏发育过程。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是指心脏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卵圆孔在新生儿出生后未正常闭合。卵圆孔是胎儿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允许富含氧气的血液从胎盘进入胎儿的右心房,再通过卵圆孔流入左心房,从而供给全身。新生儿出生2个月后,卵圆孔应该闭合。然而,新生儿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的压力升高,使心脏左侧的原发隔部分紧贴在右侧的继发隔上,发生功能性闭合,1年内达到解剖上的闭合。若3岁以上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主要危害 卵圆孔未闭是一个潜在的血栓由静脉系统至脑及外周动脉栓塞的途径。在正常情况下,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当右心房压力一过性或持续性增高时,可引起心房间右向左分流,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栓子或原位血栓就有可能脱落,造成动脉栓塞。 临床表现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卵圆孔未闭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有些临床症状与卵圆孔未闭有关。大多数卵圆孔未闭患者无症状,医生难以听到杂音,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均显示正常。因此,卵圆孔未闭不易被发现,也不被人们所重视。当心房间右向左明显分流时,患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或者偏头痛;同时,也可伴有晕厥、暂时性失语、睡眠呼吸暂停、平卧呼吸困难等症状。 怎样诊断 诊断卵圆孔未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发泡试验等。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左向右分流或者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Valsalva动作(一种临床生理试验)或咳嗽试验,由于一过性升高右心房压力,可使卵圆孔未闭的检测率高达60%~78%。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被认为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能够直观显示卵圆孔的形态和开放情况。 发泡试验,则通过向静脉注入微泡造影剂,观察微泡是否在左心室内出现,从而间接判断卵圆孔是否未闭。 如何治疗 对于大多数卵圆孔未闭患者,无明显症状且无其他心脏结构异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然而,对于伴有隐源性脑卒中、严重偏头痛或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介入治疗(如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介入治疗是使用微创方式,将封堵器放置在卵圆孔处,以阻断其通道。 (赵腾月、刘楚供职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陈孟晖供职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