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糖尿病患者居家管理:管住嘴 迈开腿 |
|
□李 琦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仿佛多了一份甜蜜,“小糖人”(特指糖尿病患者)也多了起来。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约1.41亿。美食佳肴总是让人难以抵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尤为重要。 监测是保障 定期测量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可以选择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的方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毫摩尔/升~7.0毫摩尔/升,非空腹血糖小于10.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 记录血糖数据 糖尿病患者可以将每次测量的血糖值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分析自己的血糖变化趋势。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饮食是基础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合理控制热量的总摄入量,营养均衡。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根据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计算所需的食物交换份,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同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谷薯类、蔬菜、水果、肉、鱼、蛋、奶,以及豆制品和油脂的平衡,增加蔬菜和纤维素的摄入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三餐有规律”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从而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适量摄入水果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水平稳定时,在两餐之间可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柑橘、草莓、猕猴桃等,控制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 运动是手段 糖尿病患者要迈开腿,主要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运动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强健体魄。糖尿病患者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呢?首先,糖尿病患者应了解运动的总原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其次,运动形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等。最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应选在饭后1小时左右(从第一口饭算起)开始运动,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晚餐后活动时间不少于45分钟,每周有氧运动总时间至少150分钟(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特别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鼓励每周增加2次~3次抗阻运动。糖尿病患者不可空腹运动。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锻炼时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项目按运动量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强度。高强度运动,游泳、快跑、跳绳、爬山、足球、篮球、快节奏舞蹈等;中等强度运动,慢跑、太极拳、八段锦、骑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等;轻度运动,散步、广播操、购物、家务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稳定血糖。 放松心情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与家人分享喜悦,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 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对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饮食、运动等问题。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规律的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