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制备一份“合格血”要经过多少步骤
项城“六送六提升”百日行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惠民生
医患冲突的实践认知
糖尿病患者居家管理:管住嘴 迈开腿
1
11 1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患冲突的实践认知
 

□席子明

   医患双方要有沟通,因为患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不了解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现状;医务人员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图表、肢体语言、形象的比喻等,使患者和家属真正明白你要表达的完整意思。有的医务人员不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认为自己心里对得起患者,对得起这份工作,没有做亏心事,该用的药都用了,该做的检查都做了,该做的治疗也做了,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患者和家属知道不知道、明白不明白都无所谓,况且自己管那么多患者,书写医疗文书、查房、科研、教学、手术、换药等,天天忙得一塌糊涂,没有时间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查房也是匆匆忙忙,患者和家属很难见到管床医师,更谈不上与管床医师交谈了,见到的都是学生和进修医师,他们成为管床医师的“代言人”和“传话筒”。
    没有有效的沟通,医患双方就可能产生不解,甚至是误解,会因一点点小事而诱发医患冲突。
沟通不一致
    现在我国临床实行的是三级医生查房、管床医师具体负责的临床工作制度。与患者接触的有各类学生(本科生、规培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修医师、管床医师、上级医师、科室主任、护士等,这些人在与患者沟通、回答患者和家属疑问时会有不一致现象,这种不一致也会导致医患冲突。
    在临床实践中,无论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都要保持一致,符合管床医师的意见。为了避免多头解释,出现矛盾,最好解释权、沟通权归管床医师,其他人遇到患者和家属询问时,应在征求管床医师意见后再答复。
服务态度差
    从临床实践看,服务态度差是医患冲突的原因之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服务态度基本上都体现在语言上,一位患者来到医院,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心理上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适,甚至是担心、恐惧、无助,就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过去提倡的“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温馨的提示,一个温暖的动作”,就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改善服务态度的具体表现。我国医院的标志,就体现了医生要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白十字”代表以患者为中心,“四颗红心”代表对患者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语言表达不恰当
    有的医生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语言生硬,不易被对方接受。有的医生说,我就这水平,我会尽力,出了事多理解,不要闹事。这一说法导致患者和家属很难接受,医患矛盾随之而来。
    说话有技巧,沟通也有技巧。语言是一门艺术,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医生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过程中,既要使患者和家属接受治疗或检查方案,又能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也能对治疗产生信心,这才是多赢。
报喜不报忧
    有一位年轻女性,因感情问题服药自杀被送到某三级甲等医院抢救,抢救医生第一次告诉患者家属,患者喝了不少药,我们一定会全力抢救,患者会好的。抢救了一会儿,抢救医生告诉患者家属,我们给患者进行了洗胃,喝进去的药基本都洗出来了。又过了一会儿,抢救医生告诉患者家属,我们给患者用了治疗药物。就这样,患者家属不断地被抢救医生告诉好信息,结果是患者在被抢救两小时后死亡。患者家属说,医生一直说抢救很顺利、很好,患者怎么说死就死了?于是产生了激烈的医患冲突。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医生很多时候面对死亡是无能为力的,很多疾病连真正的病因都没有研究清楚,作为医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尽量不留下后遗症,或少留下后遗症。医生在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既不夸大病情,也不放大病情。医生要客观公正,既要讲阳光的一面,使患者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要讲不利的一面,使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和应对疾病。
没有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位老年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到了某医院,医生在紧急检查后告知患者家属,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脏血管造影并安放心脏支架,并请患者家属签字。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账时,患者家属因花费多而产生不满找到医生理论,患者家属说,新闻上说心脏支架从过去的几万下降到几千了,患者用的支架为什么还是几万?医生是不是吃回扣,乱收费了?医生反复解释心脏支架有国产的、有进口的,有药物支架,也有可降解(吸收)支架,支架不同,价格当然也不一样,手术中给患者用的是最好的支架,所以价格高。患者家属还是不愿意。最后产生了医患冲突。
    患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这点必须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一种疾病,有很多治疗方法,有的治疗方法花费多,有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少,有的治疗方法医生本人不会或医生所在医院没有开展等。这些都要向患者和家属说清楚,让患者做出选择,也可以给患者和家属提供可选择的参考意见。
带“气”带“病”上岗
    医务人员也是人,而且多数是普通人,他们也要面对家庭和社会,也有家人和社会关系,也要娶妻生子,而且他们工作时面对的是患者,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他们会因各种原因生气,也会生病。如果他们带“气”、带“病”上岗,就有可能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与患者产生冲突。
    医务人员是人不是神,但医务人员是特殊的人,是守护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人,健康和生命的可贵毋庸多言。我们也会生气,但更要学会消气,学会控制情绪和感情。就像军人,选择了从军,就选择了牺牲,无论他有多大困难和不情愿,职责所在,没有其他选择。我们食五谷杂粮,闻人间烟火,也会生病,病了选择坚持难能可贵,但不提倡一味坚持,因为生病会使人的反应和应对能力下降,不利于工作,从医生本身健康的角度,也不提倡无限度坚持,更不提倡倒在工作岗位上,况且医生不仅肩负社会责任还要肩负家庭责任。
记录不完整
甚至没有记录
    在临床工作中,一些沟通和告知,医生实实在在地做了,患者和家属也认可了,就是没有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患者家属或患者没有签字等,一旦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某个环节不满意,进而就会产生医患冲突。
    及时、完整、准确地书写各种医疗文书,并按要求签字,是临床工作很重要的环节,既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医生自己的负责和保护,更是相关法律和医疗规章制度做出的刚性规定,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医患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常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作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守护者”,医生要多从自身查找医患冲突发生的原因,努力消除这些负面因素,就会避免或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医患冲突不能完全杜绝,但可以减少,可以减轻事态的程度。在医患冲突因果上,我们左右不了患者和家属,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我们要依靠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理智、冷静地应对医患冲突,处理和减少医患冲突。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