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基层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提升慢性病管理水平 夯实县域“医防堡垒”
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护理
早防早治 癌并不可怕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技能训练
我为村民站好“健康岗”
征 稿
1
11 1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早防早治 癌并不可怕
 

□吴 飞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城市占第三位,在农村占第一位。胃癌与饮食卫生、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胃癌总体发病率与检出率在不断提高。那么,胃癌应该如何预防?胃癌有什么症状?发现胃癌后又该如何治疗呢?
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肿瘤。胃癌可以分为早期胃癌、中期胃癌与晚期胃癌。其中,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胃癌,要像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一样,强调早发现、早治疗。关于胃癌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胃癌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也是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胃癌发病率方面有差异的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
预防始终是控制各类疾病,降低疾病发病率的关键,疾病的防控分为三级。目前,对于胃癌,早期预防方面包括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而三级预防就是胃癌患者要及时科学就诊。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针对病因的预防。胃癌研结果表明究,长时间食用熏烤食物、霉变食物、腌制食品、加工肉、快餐等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减少熏肉、熏鱼、烤肉、烤羊肉串等熏制和烘烤食品的摄入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长时间高盐饮食;不食用剩饭,降低霉变食物的摄入风险。从用药方面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对胃癌具有自主防御效果。在生活习惯方面,人们需要戒烟、限酒;同时,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摄入量。通过上述生活习惯与饮食方面的预防,对降低胃癌发病率有一定的效果。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治疗,通过日常的健康体检、早期筛查,便于人们更好地对癌前状态进行干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胃镜取样,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作为胃癌诊断的依据。根据胃癌的国际共识,针对胃部检查后的不同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果检查后发现胃窦出现轻度或中度萎缩,此类情况不需要随访、定期复查;如果出现肠上皮化生、广泛萎缩,则需要每3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如果发现了低级别上皮内癌变,需要每年随访1次。如果是高级别的上皮内癌变,则需要每半年随访1次;胃镜检查后发现早期胃癌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病灶的切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日常检查中需要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3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进行胃部检查,通过二级预防提高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即胃癌患者要及时就诊。胃癌治疗要遵循个体化原则,需要综合胃癌分期、病理类型、患者耐受性、病灶大小、侵犯范围等,采用胃镜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措施。
总之,胃癌需要重视早期预防,对于确诊的胃癌患者,不用过度恐慌,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并视情况选择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通过综合治疗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