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液是人体的排泄物之一,通过对尿液的观察、分析和检测,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 尿液的基本组成 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生成,再流经输尿管,在膀胱内暂时贮存,最终排出体外。主要由水、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废物组成。其中,水是尿液的主要成分,占总体积的95%左右。电解质包括钠、钾、钙、氯、镁、磷酸盐、碳酸氢盐等,这些离子在维持人体水分平衡、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非电解质包括尿素、肌酐、尿酸等,它们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废物包括各种有毒物质和代谢垃圾,需要通过尿液的排泄防止毒素积聚和滞留。 尿液留取的意义 尿液留取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发现亚健康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及疾病预防。尿液中包含了身体代谢产物的各种信息,因此,尿液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尿液检测可以检测出身体的代谢情况,帮助解决特定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来说,尿液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老年人和长期服药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或药物不良反应,其代谢系统往往比较脆弱,定期进行尿液检测,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用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重视尿液检测,及时排查问题。 尿液检测项目 尿液检测可以测定多种指标,其中,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尿液物理学检验:尿量、颜色与透明度、比重等;2.尿液化学检验:酸碱度、尿蛋白、尿糖等;3.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等。 如何收集和储存尿液 在收集尿液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收集的容器。这种容器应是无菌的,最好是透明的,方便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澄清情况。其次,从收集尿液前开始,应注意保持卫生,包括清洗外阴部和洗手。 收集尿液的方法取决于尿液检验的目的、患者状况和检验要求。依据时间或检验项目,可以把临床常用的尿液标本分为晨尿、随机尿、计时尿、特殊尿标本。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晨尿是指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可用于肾脏浓缩功能的评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及血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的检查。 随机尿是指无须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它不能准确反应机体的状况,但随机尿标本新鲜、易得,最适合门诊、急诊的尿液筛检。 计时尿是指采集规定时间段内的尿液标本。 还有特殊尿标本。例如做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连续排尿,分别采集前段、中段、末端的尿液,分别装于3个尿杯中。多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定位和尿道炎的诊断。 收集到的尿液样品,应尽快送至医院或实验室,在2小时内完成检验。如果样品需要储存,最好在收集后不超过24小时进行冷藏储存。 通过正确采集和细致分析尿液样本,可以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尿液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作者供职于肥城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