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欲成“明医” 必先从通晓医理做起
骨折后如何调养
针灸对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
跟师学习 让我坚定了从医的信心
1
11 1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骨折后如何调养
 

□张尊旭

   中医理论认为“三分治,七分养”,强调“是药三分毒”,吃太多的药物调养身体,不如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所以骨折患者的食谱也是有讲究的。骨折后的康复期对于患者来说是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时期。骨折后痊愈的过程比较长,需要采用科学手段循序渐进治疗,在早期适当补充营养,有利于骨骼愈合,也可以用一些中医疗法进行调养。
健脾补气
    中医学理论将各种疾病与“脾”的健康与否联系在一起,各种身体机能都与“脾”和“气”有关,所以骨折患者的饮食调理,首先要调理脾胃。大多数骨折患者在做骨科手术后,经常会出现脾失健运、气滞湿阻现象,这会导致多数患者在术后气色不好、面色暗黄、胸闷气短等现象。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制定健脾、补气的中药方,以调节患者的脾胃、增强体质,有助于加快骨折部位愈合。
养阴清热
    骨折后的患者除了气色不好,还会损害人体阴血,出现低热、出虚汗、多梦、烦躁等症状。因为受伤、骨折、失血后,致使人体阴血亏虚,这个时候可以给患者开一些滋阴清热的方剂,调养身体。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通过多吃黑木耳、红枣等补血的食物,促进骨折部位愈合。
活血通络
    一些骨折部位存在创伤、破损现象,可能会导致局部气血阻滞、红肿、疼痛,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骨骼痊愈的速度缓慢。针对这些症状,中医认为,骨折对血液循环会有很大影响,促进血液循环既可消除骨折部位的红肿现象,又可促进骨骼愈合,清除坏死组织。
清热解毒
    对于一些有明显伤口的骨折患者,痊愈时间长可能因为伤口有细菌感染现象,影响表面皮肤和骨骼愈合,特别是顽固的绿脓杆菌、阴沟杆菌,还有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粪球菌及其他罕见细菌。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皮肤表面的伤口经常红肿、疼痛,甚至有脓液流出,如果不积极治疗,会阻碍骨骼愈合,严重者伴有全身肿痛症状。针对这些症状,可以内服或外部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炎症消退。
    骨折是人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比较普遍。中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但是尽量依靠提高免疫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比如从对骨折部位祛瘀消肿,再到接骨续伤,最后到强筋壮骨,中医都采用辨证治疗原则,以中药内服和药物外敷等方法促进骨骼愈合。
    (作者供职于鹿邑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