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魏 李春雨
基于美国学者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笔者将护士自主授课的晨会教学法应用于预防肌间静脉血栓的专项培训中。肌间静脉血栓通常指的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小腿肌间静脉回流压力降低而造成血栓的发生,主要症状是小腿的疼痛与肿胀,临床可见部分患者出现血栓蔓延,如逐渐出现股静脉血栓、髂静脉血栓等。肌间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应通过有效培训提高护士肌间静脉血栓知识的储备。笔者分享方法如下:在病区内成立预防肌间静脉血栓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将病区责任护士分为3组,每组5人~6人,每组均分配1名预防肌间静脉血栓管理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讨论选定案例并进行组内分工,制订周培训计划,每周一至周五利用晨会后10分钟~20分钟,轮流开展预防肌间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小讲堂,可单独授课,也可合作授课。 授课前 提前一周选择病房实际案例,制订周培训计划,从肌间静脉血栓筛查开始,进行内容连贯的小讲堂接力,课前主动查阅视频、图文资料并向医生或者专科护士请教,根据预讲指导意见调整授课内容。 授课中 根据所选案例,以PPT(演示文稿程序)形式配合情景演绎进行授课,课程结束后由授课老师扮演标准化患者,在现场进行随机抽考,检验学习效果。传统授课是以被动听讲为主,而晨会小讲课的每一个听课者都是未来的授课者,有效提高了大家的求知欲。 帮助预防并治疗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早期预防使用压力泵,每天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指导进行踝泵运动:踝关节跖屈运动:最大限度地将脚尖朝下,保持10秒;踝关节背伸运动:尽量使脚尖朝向自己,保持10秒;踝关节旋转运动: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做360度旋转,旋转一周后放松。 一般治疗:主要针对病情轻微的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指导患者卧床抬高患肢,同时使用湿热敷缓解下肢水肿,必要时应用弹力绷带缠绕患肢缓解患者腿部不适。 药物治疗:溶栓剂、抗凝剂、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抗炎药物等较常见。 授课后 授课结束的当天,授课者为患者进行护理时,经患者同意后拍摄实操视频,发至病区工作微信群,交流讨论并改进后,制作成教学小视频。 在课后的案例操作中,大家积极参与拍摄、剪辑教学视频,进一步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 结 “学习金字塔”理论近年来被推广应用于教育和培训,它形象地用数字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两周后学生对知识的平均保持率,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学习方式是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