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辨治动脉硬化 从瘀论治是关键
弘扬仲景学说是中医人的使命
浅析间接治法的运用规律
半夏泻心汤方证应用与方解
1
11 1 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弘扬仲景学说是中医人的使命
 

弘扬仲景学说是中医人的使命
□刘世恩

   东汉末年,在南阳出现了一位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后世医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提出了“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灵活辨证方法,认为在讨论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缓急,运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及表里兼治的方法,并对治疗的禁忌,以及针灸综合疗法等有所论述。这些仲景学说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
    秉承理念 弘扬仲景学说
    医者肩负救死扶伤之大任也,故悬壶济世须有仁心仁德。岀身于中医世家,在环境的浸润中,笔者时常忆起曾祖父、祖父、父亲讲述先贤治病救人的故事,叮嘱要牢记行医的宗旨和职业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从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脱。”从那时起,笔者深受先贤故事的影响,立志扎根南阳市治病行医。
    东汉末年,战乱、疫病此起彼伏,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灾难和痛苦,尤其看到家族成员大多患疫而死时,他的仁义之心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唤醒,毅然潜心研究伤寒杂病。在实践中探索,同时研读重要典籍,终有所得,为后世医者之楷模。
    作为仲景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与践行者,笔者始终践行张仲景悬壶济世的理念,治病救人。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艺无止境,医无止境。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医学家的努力,形成了诸多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医家就是张仲景,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称为“方书之祖”,深受历代医家推崇,无数中医人为此穷极一生研究不辍,其独特的医学思想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行医过程中,既要守正又要创新,不仅要学习古代中医药文化知识,又要博采众长,对于一些民间的有效方药和民间验方,皆需详细研究,融会贯通,辨证论治,方可取得满意效果。据说,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源自张仲景研制“祛寒娇耳汤”来御寒的食疗方子。从这些例子来看,中医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非常必要的。
研习经典 创新发展
    《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称为伤寒。为此,在日常的治疗过程中,笔者大力弘扬仲景学说,始终坚持以辨证施治为原则,研究《伤寒杂病论》中的精华,经过几十年治疗实践,加上祖传中医秘方,形成了特有的中医治疗方法。笔者认为,学习中医重在研究中医的理论、诊断及中医药疗效;辨证论治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病证,灵活用药,方可取效。
    通过研读《伤寒杂病论》,笔者将所学所悟(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运用在治疗疑难疾病过程中,并结合家传中医秘方的特点,适时创新,能够屡获良效。这样,就更加坚定了笔者传承仲景学说的信心。
弘扬仲景学说是中医人的使命
    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繁衍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实实在在的救生立命之本。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正是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才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间内控制了疫情蔓延。古往今来,中医药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护佑着群众的身心健康,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中医药一直在路上。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而张仲景创立的辨证论治学说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因此,每一位中医人均应研究、学习、应用仲景学说。从这个方面来说,探讨应用仲景方药、弘扬仲景学说,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新一代中医人的光荣职责。
    在新的时代,让我们携起手来,崇尚仲景医德医风,探研仲景医理医技,发扬仲景医方医药,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医圣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行
    笔者经常到医圣祠拜谒,每次参观、学习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慰藉。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为患者遣方用药,便可治愈疾病。作为一名中医传承者,笔者深爱中医药事业,也倍感责任重大。长眠在这里的张仲景是后世的丰碑,先生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未来,笔者将继续努力踏着信仰之光,矢志不渝地传承弘扬仲景文化。
     (作者供职于南阳张仲景健康养生研究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