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做好新时代的中医人 |
|
做好新时代的中医人 □董春英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人最宝贵的特质。联想起入职以来的工作经历,我感触良多。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五年,从一名稚嫩的医生成长为现在的中医主治医师,5年的临床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我清晰地记得那位反复发热半个月的阿姨入院时的情景,阿姨每天发热39摄氏度以上,并且找不到病因,多次应用退热药物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和家属都万分焦急,由县级医院转至我们医院。入院后,我们完善了相关检查,依旧没有找到阿姨发热的病因,于是结合阿姨的病情,决定给予中药治疗,再结合补液营养治疗,最后阿姨痊愈出院了。作为一名中医人,此时的我感到十分自豪。 还有一位反复咳嗽1年的女性患者,因为每次咳嗽都出现小便失禁、漏尿的情况,她不敢外出,长期穿纸尿裤生活,经过反复检查、药物治疗都不见好转。当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黄帝内经》中关于咳嗽的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治脏者治其俞,治腑咳针其合。”于是我决定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咳嗽漏尿的症状完全消失,咳嗽也明显好转。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再也不用因那难以启齿的原因不敢出门了。 记得扶沟县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作为一名医生,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工作。工作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真诚与善良,也再一次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其中有一位采样点的大叔,因为超负荷工作,睡眠严重不足,早起受凉,患上了急性喉炎,突然失声,我看了他的舌苔,把了脉后,给他手指的少商穴放了血,还让他喝了一袋防疫中药,第二天早上他就打来电话说好多了,并表示感谢。 这样的案例太多太多。然而,人体是复杂的,疾病是多变的,很少有人按着书本去生病,这就需要我们医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沉淀、提升。 目前,我们正处在发展中医的好时代。着眼于当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大亮点。今年3月,太康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医院组织中医药专家认真研讨此次疫情特点,优选组方,由制剂中心生产预防新冠病毒的口服液,有力支援了此次抗疫,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中医药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要乘着党的好政策的春风,奋发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好新时代的中医人,用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作者供职于周口市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