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八版:特别报道
 
第七版:洛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踔厉奋发创一流 笃行不怠谱新篇——河科大一附院20个学科科技量值进入全国百强
1
11 1 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踔厉奋发创一流 笃行不怠谱新篇——河科大一附院20个学科科技量值进入全国百强
 

踔厉奋发创一流 笃行不怠谱新篇
——河科大一附院20个学科科技量值进入全国百强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谢雅敏  张 静  文/图

8月4日,2021年度中国医院及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简称STEM)发布,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20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较2020年度进入全国百强学科数量(12个学科)大幅增加。
    中国医院STEM是中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的权威榜单。该榜单2014年~2022年连续9年发布,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1年度中国医院STEM沿用统一标准、统一来源、统一方法,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3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是国家衡量医学科技进步的标尺,是机构衡量自身科技发展水平的量尺,是机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代表着机构科技综合实力。
    多年来,河科大一附院将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理念,医院领导牵头成立了学科建设工作专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学科发展的文件、政策。2021年,河科大一附院肿瘤学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省级重点专科顺利通过复审;2022年,河科大一附院再次申报19个省级重点专科,在全院形成了争先上进、奋发前行的新风尚。此次河科大一附院进入全国百强的学科包括整形外科学、神经外科学、护理学、儿科学、血液病学、烧伤外科学、麻醉学等20个学科。现将这些进入百强的学科展示如下,以飨读者。

   1.整形外科学(全国百强第18名)
    河科大一附院是全省设置整形外科较早的医疗机构之一。该科依托医院强大的医疗平台,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承担着本区域基本医疗保障服务、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的救治重任。
    近年来,整形外科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及科技创新工作,2021年度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高质量文章3篇,具有较高的引用率,获得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完成3项临床试验;治疗总体规模及水平位居区域之首,并跻身国内前列。科室将继续秉承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理念,加强与国内外同道密切合作,致力于将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整形美容治疗中心。
    2.神经外科学(全国百强第21名)
    2006年,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入选河南省重点学科;2011年,入选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2021年,获批博士授予权。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参加国际、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3项,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
    学科特色突出,实力雄厚。2013年,脑科中心获批河南省神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神经介入中心是河南省首批神经介入准入基地。2021年,脑脊液循环研究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应用脑脊液电影成像、溶质稀释的原理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量的检测,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入选中国脑积水联盟单位。
    3.护理学(全国百强第22名)
    河科大一附院护理学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拥有13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近3年完成高质量论文125篇,其中SCI论文11篇,2篇入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及地厅级项目20余项,目前在研40余项科研项目;年均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
    河科大一附院护理部多措并举,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该院成立了爱护天使心理与健康团队,建立人文关怀试点科室,为患者提供人文与专业牵手的优质服务;重视护理科研工作,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连续5年举办国际护理管理、心血管、危重症、手术室护理等学术论坛。
    4.儿科学(全国百强第35名)
    儿科学集束发力。作为院中院的儿童医院集儿科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涵盖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监护室)、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门急诊,是国家级儿科医师住培基地、洛阳市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近年来,儿童医院积极推进儿科学三级学科更深层次的发展,5年间参与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地厅级科研项目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6项;2019年,成立儿童血液病区,为河南省4家儿童血液与肿瘤定点医疗机构之一;2021年被授予中国儿童健康传播示范基地;2021年获批中国抗癫痫协会癫痫专科门诊。
    5.血液病学(全国百强第36名)
    血液内科是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省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中心)、中华骨髓库成员单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级重点专业基地。
    血液内科目前拥有3个血液病区、1个骨髓移植中心、6间百级层流病房、35张层流病床;5年来,发表SCI文章46篇,总影响因子196分,获得发明专利36项;科室每年有30项GCP在研项目;已完成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截至目前,该科已完成包括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的骨髓移植200例,复发难治性慢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临床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6.烧伤外科学(全国百强第37名)
    河科大一附院烧伤整形外科成立于1959年,为洛阳市重点学科,是河南省医学会及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烧伤分会副主委单位、洛阳市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主委单位。多年来,该科积极参与豫西地区重大事故的抢救工作,年均抢救危重患者60人以上,均获得满意疗效。
    烧伤整形外科非常重视知识更新及新业务拓展,派多名医生至北京积水潭医院、西京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该科医生积极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和每年举办的市级学术会议,开阔眼界,交流学习;曾获得省厅级奖项2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现有洛阳市2项科研项目已立项。
    7.麻醉学(全国百强第38名)
    河科大一附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于1956年建院时建科,是中原西部地区集临床、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围术期医疗中心,承担着全院手术麻醉和协助全院危重患者抢救、监测和诊疗工作,以及各种急慢性疼痛患者的诊疗工作。
    学科以智能化精准麻醉与镇痛、加速康复及舒适化医疗为特色技术,分12个亚专业医疗组,麻醉及疼痛诊疗实现规范化、同质化及流程化管理;近5年,共申请科研项目32项,发表论文197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地厅级科研奖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5人,“高危产妇麻醉”研究曾获河南省卫生健康委“5451工程”资助等。
    8.急诊医学(全国百强第38名)
    成立于1987年的急诊医学部,在国内较早组建完整的急诊医疗体系,是省医学重点专科、洛阳市空中救援基地、A级急救站、省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学科重点发展临床医疗技术,多项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主持参与国内外多中心研究项目数十项,年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年均开展新技术3项~5项,近5年有获得发明专利20项,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医学科技奖、优秀科技论文奖。学科带头人和多个博士均担任国内多个学术团体的委员,在省内乃至国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9.耳鼻咽喉科学(全国百强第40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系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河南省防聋治聋指导组单位;近年来,在SCI、省级和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9部,获得省、市、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5项。
    经过40多年的建设,该学科不断发展壮大,专业细化,在耳科、头颈部肿瘤、鼻科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尤其是在复杂手术方面充分发挥内镜技术的微创优势,深受患者信赖;在豫西地区率先引进等离子消融系统,在早期喉癌及喉部癌前病变的微创治疗中,与激光治疗技术相互补充,同时与肿瘤放疗、病理科紧密结合,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在清除病变的同时,又具有花费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
    10.胸外科学(全国百强第41名)
    胸外科成立于1956年,是河南科技大学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洛阳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洛阳市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委单位;近年来,在国际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CI论文10篇),撰写专著12部,获得发明专利5项。
    科室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第三代达·芬奇机器人系统、3D(三维)腔镜手术系统及电子支气管镜、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相继开展了经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单孔肺癌根治术、精准肺段(联合亚段)切除术、肺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复杂食管癌根治术、支气管胸膜瘘大网膜填塞伴胸廓成形术、复杂肺癌根治术等技术,并成立了肺小结节多学科会诊中心,定期进行食管癌、肺癌多学科会诊。
    11.心血管病学(全国百强第44名)
    2011年9月,为顺应发展形势,河科大一附院将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心、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整合,成立河科大一附院心血管病医院。目前,心血管病医院开放床位369张,各项介入诊疗技术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心脏外科近年来在冠脉搭桥、复杂先心病、大血管手术领域突飞猛进。
    5年来,心血管病医院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有9项科研项目获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4篇;参与国际及国内大型临床研究项目10余项;连续多年举办省市及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先后获批成为洛阳市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研究中心、洛阳市心血管内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实验室获批2021年度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
    12.口腔医学(全国百强第44名)
    口腔科成立于1956年,2018年发展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口腔医学中心,承担着指导全市牙病防治、口腔学术交流、口腔医学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任务,是豫西南地区口腔执业医生临床技能考试、培训基地和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口腔医学中心现有职工40人,有综合治疗椅43台,开放住院病床42张。科室设有牙体牙髓、牙周、牙槽外科、口腔修复、儿童牙病、口腔正畸、口腔种植等专业,拥有口腔显微镜、种植机、热牙胶充填仪、半导体激光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在疑难牙体牙髓病诊治、牙周病的防治、美学修复、显微牙体牙周治疗、微创拔牙、种植牙、全麻下儿童牙病治疗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3.泌尿外科学(全国百强46名)
    泌尿外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省重点培育学科、洛阳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委单位、绿激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该学科目前获批基金项目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1项,已发表论文109篇,获得发明专利14项。
    泌尿外科已形成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泌尿系肿瘤“保器官”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泌尿系结石成因基础研究及一体化治疗临床研究三大学科研究方向,可开展腹腔镜无阻断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和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等手术。自2021年开始,该科已举办3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累计近27万人次在线观看。
    14.普通外科学(全国百强第51名)
    普外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普通外科内镜医师培训合作单位、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副主委单位、洛阳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减重代谢外科学组组长单位,包括6个普外亚专科(肝胆胰、胃肠、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儿外)及省消化道肿瘤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科技大学乳腺疾病研究所;承担着河南科技大学本科生实习带教、普通外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
    科室综合实力强大,专科特色突出,紧跟学术发展前沿,大胆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发表SCI论文57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0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5名。
    15.妇产科学(全国百强第67名)
    妇产科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科研成果奖11项;发表SCI论文18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发明专利8项。
    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妇科内镜、盆底障碍疾病的治疗是妇科主要特色,在洛阳市处于领先水平。对妇科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多项研究达到省内先进乃至国内领先水平。产科病区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成功抢救羊水栓塞、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急危重症患者,每年接诊大量外院转诊患者,已成为豫西地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成立的危重症救治产科病房,造福患者。
    16.肾脏病学(全国百强第76名)
    肾脏病学科是中原西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肾脏病诊疗中心。学科目前包括景华院区肾内科、开元院区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肾脏病理诊断中心、糖尿病肾病院士工作站成员科室共6个单元,开放床位153张,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在洛阳市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学科是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河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委单位、洛阳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委单位、洛阳市肾脏病质控中心、洛阳市肾脏病学医学重点学科,曾参与国际、国内肾脏病多中心研究4项,主持多项省、市、厅级科研项目;2018年、2021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肾脏病学全国排行榜百强名单上,位居河南省第三名。
    17.呼吸病学(全国百强第89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先后获批国家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优秀单位、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河南省呼吸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河南省临床重点学科。近年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持省级、国家级重点项目12项,市级项目6项,荣获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15项,参与编撰指南7部。
    目前,该中心下设呼吸介入诊疗中心、肺功能室、门诊综合治疗室、睡眠监测中心;已常规开展超声支气管镜、体外膜肺氧合、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内科胸腔镜、支气管激发试验、多导睡眠监测等呼吸领域高精尖诊疗技术,在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疾病领域具有明显特色优势,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率先开展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18.眼科学(全国百强第99名)
    眼科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科教育及教学基地、临床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器官移植中心。近5年,眼科承担/参与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7项,在SCI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承担GCP项目7项。
    眼科设置眼底病、青光眼/白内障、眼表疾病、视光学、眼眶和眼整形、眼外伤、角膜病、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等亚专科;率先开展小儿眼底病筛查、复杂眼外伤重建、眼部肿瘤治疗、角膜移植、屈光手术等。在常规开展眼科疾病治疗的同时,该科主持黄斑变性发病和干预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基础研究,在青光眼治疗新药开发及新型手术器械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19.神经病学(全国百强第100名)
    神经内科学系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以及洛阳市脑血管疾病(精准医疗)临床研究中心。
    目前,学科开展脑血管病、神经急危重症、神经介入、癫痫、神经电生理、运动障碍、痴呆、脑炎和神经免疫等完整的亚学科建设,开展多项特色技术。学科承担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13项,获科研经费431万元;获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获授权专利31项;出版专著、教材23部;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其中被SCI收录37篇。
    20.消化病学(全国百强第100名)
    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中心致力于消化内科及内镜下危重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拥有标准化粪菌制备系统,常规开展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感染等难治性肠道疾病,在消化系统疾病传统诊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1项、省科技厅资助项目7项。10年来,科室共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目前承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
    消化系统疾病实验室内镜中心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引进国内先进的食管pH(氢离子浓度指数)-阻抗测定系统,针对便秘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的肛肠测压系统,同时也是豫西地区最早开展炎症性肠病生物治疗的科室,应用生物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例数在豫西地区遥遥领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