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李庆民:打造心血管病“拳头科室” |
|
李庆民:打造心血管病“拳头科室” 本报记者 刘 旸
“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以下简称红星医院)后,我对‘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日前,河南省第十批援疆人才李庆民,谈及参与援疆工作9个多月来的感受时,这样说道,“来到新疆,看到红星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情况,为我的援疆工作提供了思路,坚定了我援疆的信心。” 援疆工作伊始,李庆民便投身到协助红星医院建立“拳头科室”的工作中去。他结合红星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情况,做了科室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了专业分组,指出了技术发展方向,确定了“快速补足短板、紧追技术前沿,以冠状动脉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为主要方向”的科室发展短期目标。 随即,李庆民和当地同行一起,开始实践以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技术为突破口、以冠状动脉腔内影像技术为保障、以介入无植入为目标的科室发展路线。同时,他们还将治疗范围辐射至介入电生理诊断治疗技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红星医院心血管内科技术水平。李庆民还依据科室内每位医生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其纠正临床诊治思维的惯性模式、提高手术技能、规范疾病诊断治疗等。 参加援疆工作4个月时,李庆民已诊疗患者近300人次、开展危重患者查房诊治120余人次、手术150余台次(涵盖分叉病变、开口病变、血栓性病变、钙化病变、冠状动脉迂曲病变、药物球囊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处理和外周血管迂曲的应对等)、带教指导手术近40台,填补了多项红星医院及区域内的技术空白。 2022年2月17日,在郑州休春节假期的李庆民,接到了河南省援疆指挥部和红星医院的工作指令:立即启程,援助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2月19日,李庆民从乌鲁木齐飞抵图木舒克,开始了全新的援疆工作。 “一上班,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伟的热情、科室医生们眼中的期待,让我印象深刻。”李庆民回忆道。 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其心血管内科成立于2017年。“这里的科室设置、医护人员组成、设备配置、开展的诊疗技术等,相当于中原地区一个小型县医院的水平。但年轻的人、年轻的科室朝气蓬勃,处于快速发展上升期。”李庆民直言,有了支援红星医院科室建设的经验,他对支援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及心血管内科建设更有信心了。 此后,李庆民与王伟和科室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制定了2022年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建设初步规划:一是医护队伍建设,特别是心血管内科危重症抢救队伍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提升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服务能力;二是以胸痛中心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以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为核心的介入中心(导管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三是以开展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功能学检查技术,以及介入无植入、左主干介入治疗技术、冠状动脉旋磨治疗技术为突破口,迅速提升冠心病救治水平;四是争取年内开展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补足心血管技术短板;五是加强人才培养,联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安排介入影像及功能学技师进修培训。 至今,李庆民已在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诊察患者130余人次,救治疑难危重症患者40余人次,开展培训及讲座5次,完成介入手术191台,带教手术20台次,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无植入治疗24台;开展了双导丝技术、急性心肌梗死切割球囊的应用技术、微导管在CTO(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应用技术、药物球囊在CTO中的应用技术、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植入技术、IABP辅助下急诊危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等技术,填补了当地多项技术空白。 如今,在李庆民的带动下,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介入无植入技术水平、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科室也进一步改进了冠心病诊治方案,规范了导管室工作流程,完善了设备耗材配置。 “9个多月的时间不算长,作为一个援疆医务工作者,我觉得自己工作愉快、顺利、卓有成效。接下来,我将继续为‘心’前行,为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服好务。”李庆民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