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让乡村“颜值”大提升
“这些树上的花儿再一开,那咱们村里会更美啊……”7月19日,在许昌市襄城县麦岭镇大刘庄村,一些村民在“念恩亭”里纳凉、闲谈,感慨现在的优美环境。 大刘庄村位于襄城县麦岭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4公里左右,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有一部分村民种植烟叶。几年前,许昌市卫生健康委按照上级部门助力乡村振兴的要求,确立襄城县麦岭镇大刘庄村为驻点帮扶单位。 2020年年初,许昌市卫生健康委派遣魏珂担任大刘庄村驻村第一书记。魏珂接到通知后,立即前往大刘庄村,就算“扎根”在村里了。为了让村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魏珂和村干部进行了多次调查,在充分听取村民的建议后,决定帮助村民改善人居环境,决定尝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的“双治”模式,想走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说干就干。有了这样的想法后,魏珂就联系相关专家,考察大刘庄村的土质情况,讨论适宜种植的花木、如何栽种等。大家认为,该村适宜种植樱花、甜柿等花木。种好花木得有好苗子。2021年3月,魏珂和村干部通过多方联系,买回樱花、梅花、海棠、甜柿、百日红、广玉兰、丝棉木等花木1800余棵。回到村里,他们带领村民把这些“金贵”的树苗小心翼翼地种到村里的主干道两旁和村文化广场周围。村里原来有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坑”,魏珂便自筹资金5万元,带领村干部与村民一起将荒坑改造成中心花园,建设了一座“念恩亭”,成为村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经过大力改造,走在村里,垂柳环绕,花香怡人,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了长期管护好苗木、持续性增绿,魏珂与村干部沟通后,提出“谁栽种、谁负责、谁受益”的管理原则,大大增强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7月下了一场大雨,把这些树苗泡在了水里,魏珂、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组织村民进行排水保苗。魏珂对记者说:“现在,你看到这些花木上的花有点儿小,也有没开花的,都是今年补种的。去年,因为下一场大雨,淹死了一部分花木。今年,我们排查后,又快速补种了600棵。” 在全面提升村庄“颜值”的同时,魏珂也十分注重村里的内涵建设。魏珂带领驻村队员与村干部一起协调资源、合理规划,铺设道路,方便村民出行;铺设排水管道,能在汛期防涝,让村里积水更少,更安全。与此同时,魏珂还积极带领村民学习党史,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支部强则全村强,这两年我们十分注重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学习,通过党员带动全村的发展。”魏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从五四运动到乡村振兴,用78个重大历史事件,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浓缩在16块活动展板之中;利用大型义诊、集中观摩等,为全村党员、群众及学生讲党史、上党课,增强学生及群众的爱国心,引导他们知党情、感党恩。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魏珂还通过多种形式,确保村民身体健康。两年来,魏珂带领驻村队员经过协调,向村里捐助口罩2万多个,消毒液400公斤,用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专家进行健康素养调查、“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活动10余次;印制《了解常见病多发病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手册1万余册。其间,魏珂带领村干部以“全市卫生健康村创建”为抓手,投资2万元,建成一个“健康小屋”,配备了血糖仪、臂式血压计等仪器;设置20块宣传展板,以农民活动场景为主体,生动宣传合理膳食知识66条;设置一条800米的健康步道,配备了8套健身器械,方便村民锻炼身体。 魏珂带领驻村工作队在做好村民的健康的同时,还时刻牵挂着村民的致富问题。魏珂和村干部时常走入田间地头,察看庄稼长势情况;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引导村民通过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实现了增收的愿望;他们引进了蜜薯种植项目,引导村民利用抖音等新媒体销售蜜薯1万多公斤,确保村民增收。该村负责人刘常伟激动地说:“魏书记来村里,不仅帮助村民解决了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致富难问题,还解决了环境美化问题……村民都称他为‘解忧书记’。” (王正勋 侯林峰 时 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