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多学科专家抢救多部位受伤患者 |
|
多学科专家抢救多部位受伤患者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谢雅敏 肖利珍 不久前,46岁的刘先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遭遇了严重的创伤,致使面部多处开放性裂伤、颅脑损伤、左上肢两处骨折、双手拇指几乎完全断裂。在当地医院做了简单包扎处理后,刘先生被紧急转运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重症医学科(外科)进行抢救。 患者于凌晨3时左右到达河科大一附院时,因失血过多陷入昏迷状态。时任骨科住院总医师的石辉辉接到紧急会诊的电话通知后,立即赶到重症病房,同重症医学科(外科)、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科、影像中心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紧急会诊、制订初步抢救方案。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进行伤情诊断、做必要的检查,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手术。 “因为患者伤情严重,创伤部位集中,手术空间不足,因此头面部和手臂处的手术无法同时进行!”石辉辉说。考虑到头部创伤口紧挨大脑,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重症医学科(外科)医生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先对患者头面部的多处损伤进行清创缝合,并清除颅脑血肿,在动态评估中适时地调整手术操作,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3小时的头面部手术顺利结束。 随后,另一手术团队“无缝衔接”地进入手术室。据石辉辉介绍,当时患者受伤的双手拇指仅剩少许皮肉相连,如果两根拇指全部断掉,将直接导致患者双手残疾。于是,在初步处理完患者左臂的骨折和伤口后,石辉辉对其断拇指处伤情条件进行检查评估,认为尚存接合的可能,为患者实施断指再植。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下,长达6小时的断指再植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在医务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未出现任何感染,19天后顺利出院。近日的复查结果显示,刘先生的拇指功能已经恢复到70%左右,基本生活可以自理。面对良好的治疗效果,刘先生对石辉辉等连声道谢。 “断指再植手术就好比是把断掉的大桥重新连接,至于它是否结实、能否承重,和后期的康复锻炼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石辉辉提醒,“类似患者在术后一定要进行系统化的手感觉与手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手指功能更好地恢复。”
|
|
|